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出版」新聞搜尋結果, 共 125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AIGC 賦能香港出版,科技「智」啟未來

深圳2025年1月14日 /美通社/ --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人工智能(AI)正深刻改變著香港的出版行業。作為全球文化與商業的交匯點,香港憑藉其大灣區活躍的科技生態系統和獨特的雙語環境,成為這一變革的前沿陣地。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2023 年的研究,已有 41% 的香港公司開始應用 AI 技術,其中 32% 將其應用於營銷和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 AI 技術在出版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提高運營效率和內容交付能力上。例如,AI 可以自動化完成審校、翻譯和社交媒體文案撰寫等勞動密集型任務。在香港這樣一個雙語環境中,AI 驅動的審校和翻譯服務不僅提高了編輯工作的速度和準確性,還滿足了本地和國際市場的不同需求。此外,AI 工具還被用於內容創作和編輯,通過優化工作流程和提高生產力,幫助出版商應對日益增長的快速交付和個性化內容需求。 在這一變革中,數傳幻景作為中國出版行業科技巨頭數傳集團的香港子公司,成為 AI 驅動香港出版領域的重要力量。在 2025 年 1 月舉辦的大灣區出版融合業務交流大會上,數傳幻景展示了其最新產品 WhatsBook,該產品集成了 AI 校對、有聲書製作、社交媒體營銷和短視頻製作等先進工具,從而能夠讓數傳團隊為香港及海外客戶提供優質高效 AI 服務。數傳集團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 AI 在出版領域的應用,去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大模型 BooksGPT,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一系列 AIGC 產品,致力於將 AIGC 技術與出版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出版單位的內容生產能力。 數傳集團 CEO 施其明強調,AI 帶來的「新質生產力」是公司創新戰略的核心,通過利用 AI 技術,數傳集團旨在提高運營效率和內容交付能力,幫助出版商滿足個性化和快速生產內容的不斷增長的需求。數傳幻景在交流大會上推出了全球首款基於港澳版的繁體中文審校工具,其繁體中文字詞語法錯誤的檢出率超過 70%,審校能力領先於包括 ChatGPT 等主流 AI 大模型工具,顯著減少了編輯審校所需的時間和精力。 2025 Greater Bay Area Publishing Conference AI 不僅重塑了內容生產,還改變了書籍的營銷和銷售方式。在香港這樣一個科技意識強、媒體關注度高的市場,AI 已成為創建針對性營銷活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根據尼爾森數據 2024 年的調查,AI 驅動的推薦約佔在線圖書銷售的 35%。出版商現在利用 AI 分析大量讀者數據,從而為特定受眾群體量身定制內容和推廣材料。 儘管 AI 在出版業的潛力巨大,但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在大灣區出版大會上,與會者討論了 AI 生成內容的倫理問題,隨著 AI 工具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擔心 AI 創合作品的真實性以及可能產生的偏見或不準確內容。此外,AI 的興起也引發了關於人類編輯和作家未來的討論。儘管 AI 可以自動化許多任務,但它能否真正取代人類專業人士所具備的創造性判斷和細膩理解,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行業專家,包括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強調了在 AI 效率與人類創造力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儘管存在挑戰,香港出版業的 AI 未來依然光明。隨著 AI 工具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出版商將能夠利用更強大的技術來簡化運營、降低成本並提升讀者體驗。AI 在出版工作流程中的整合不僅僅是一種短暫的趨勢,而是一種根本性的轉變,將塑造未來多年的行業格局。未來幾年,香港出版業可能會看到更廣泛的 AI 應用,公司也將探索新的方式來結合技術和創造力。從內容創作和營銷到讀者參與和發行,AI 將繼續重塑出版過程的每一個方面。 隨著香港出版業在 AI 驅動中不斷前進,東方之珠有望繼續在全球出版業中保持其關鍵地位,尖端技術將推動出版革命的下一章。 聯繫人:qi ananqi@dcrays.cn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1 加入收藏 :
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載譽啟動 即日起接受報名

設多個獎項 表揚及推廣本地優秀中文出版作品得獎作品於大灣區書店內展銷 促進區內文化交流 香港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由香港出版學會(下稱「大會」)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為主要贊助機構的「香港出版雙年獎」(下稱「雙年獎」),今年邁進第五屆。大會於11月8日假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為今屆雙年獎舉行啟動禮暨傳媒發布會,公布今屆內容、參選及評審方法。獎項方面將延續上屆設有的十類圖書分類,為本地出版的優秀中文圖書頒發「出版獎」及「最佳出版獎」,亦會頒發七個特別獎項,包括「出版大獎」、「優秀編輯獎」、「新晉編輯獎」、「市場策劃獎」、「書籍設計獎」、「出版社大獎」及「新晉出版社大獎」,以表揚香港出版業界從業者之努力及優秀出版物。 第五屆雙年獎由即日起接受報名。為隆重其事,大會於11月8日舉行啟動禮暨傳媒發布會,並邀請了文創產業助理專員 曹黎淑霞女士擔任主禮嘉賓,並聯同第五屆雙年獎籌委會執行主席葉佩珠女士及第五屆雙年獎籌委會委員代表馮肇熙先生為第五屆雙年獎揭幕。此外,大會亦在活動上邀請了三位嘉賓作分享,分別是憑《費格遜時間——神級領隊管理哲學》奪得上屆「最佳出版獎」的黃于政先生(于嘉嵐)、藉《保育黃霑》奪得上屆「優秀編輯獎」的寧礎鋒先生,以及在第二屆以《香港失物認領處──100個城市印記to be found》獲得「優秀編輯獎」及圖文書類「最佳出版獎」的林雪伶小姐,分享他們的參選經歷及獲獎禆益。 雙年獎為出版業樹立標竿 推動業界提升水平 過去四屆雙年獎,大會一直堅守公平、公正及專業的評選原則和機制,選出各獎項得主,使雙年獎成為具公信力、認受性、權威性及有價值的出版獎項,促進業界發展。 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籌委會執行主席葉佩珠女士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樂見雙年獎成為業界共同追求卓越表現的一個平台。他指在過去十年,業界各方持續成長,見證出版界如何在變化的市場中,克服挑戰和力求進步,而雙年獎通過選出優中之優的香港出版作品,為業內同儕樹立良好的標竿,推動業界不斷發展,提升出版水平。他同時表示每屆雙年獎均廣邀香港及其他華文地區的業界翹楚擔任評審,因此期望今屆雙年獎能秉承以往的豐碩成果,為華文地區文化交流及互相學習作出貢獻。 七大特別獎項表彰傑出出版團隊 雙年獎籌委會委員代表馮肇熙先生在會上介紹,第五屆雙年獎按圖書分類將設有十個類別,分別為文學及小說、藝術及設計、社會科學、商業及管理、生活及科普、心理勵志、語文學習、兒童及青少年、圖文書、以及電子出版。由提交參選作品的本地出版社委派代表,連同本港資深出版人及專家學者,將組成具廣泛代表性的初選評審團,在參選作品中選出各圖書類別最多十本佳作,授予「出版獎」。隨後,由華文地區專家和學者組成之決選評審團,將在這些獲「出版獎」的作品中,再選出各圖書類別一本「最佳出版獎」的作品,以及從中選出一本作品頒發「出版大獎」這項最高殊榮。 一本圖書的出版需經歷多個程序,如構思、資料搜集、撰稿、編輯、設計、印刷及銷售。雙年獎旨在表揚優秀的出版作品和團隊,並設有「優秀編輯獎」、「市場策劃獎」和「書籍設計獎」三個獎項,以嘉許在相關領域有卓越表現的從業員。為鼓勵新秀,今屆雙年獎亦繼續設有「新晉編輯獎」和「新晉出版社大獎」各一,專門表彰年資或成立年期三年或以下的編輯和出版社。此外,今屆亦繼續設有「出版社大獎」以表揚在提交參選作品的出版社中獲得最多獎項者,此獎不論出版社的成立年期,只須符合得獎標準即可獲獎。 作品於大灣區巡迴展出 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今屆得獎作品繼續有機會參加大會舉辦的一系列境外宣傳活動,當中包括於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書店內巡迴展銷,以及參加內地數碼廣告宣傳。大會希望藉此把雙年獎品牌,以及各得獎作品進一步推廣至內地及澳門,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此外,得獎出版物將獲安排於2025年香港書展的「香港出版雙年獎展覽」中展示,以及於全港多間書店和公共圖書館巡迴展出。 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現已開始接受報名,出版社可到「香港出版雙年獎」官方網站(www.hkpba.org)的登記系統上報名,亦可在網站下載報名表格,填寫後透過電郵遞交至項目執行機構,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晚上11時59分。主辦機構將在2025年6月公布獲獎名單, 7月舉行頒獎禮暨酒會。今屆得獎作品在內地及澳門書店展銷,以及參與内地數碼廣告宣傳的詳情,亦將適時於「香港出版雙年獎」官方網站上公布。 關於香港出版學會 香港出版學會創立於 1988 年 3 月,乃一非牟利機構,由一群有志於推動香港出版企業和文化的專業人士所組成。歷年以來,本會積極舉辦多項出版專業課程,為出版行業培訓人才。另外,亦定期舉行專業晚餐會,邀請香港或境外專家演講等,以增進會員各方面知識。此外,為加強會員與海內外出版同業之交流,本會更經常組織考察團,遠赴其他地區參觀書展及與當地出版同業交流,例如「法蘭克福書展」、「台北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及近年的韓國、星馬訪問團。 關於文創產業發展處 文創產業發展處於2024年6月成立,前身為「創意香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專責為文化和創意業界提供一站式服務與支援的辦公室,致力為香港營造有利的環境,促進藝術、文化及創意業界的產業化發展。現時的策略重點為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的發展、開拓市場、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並在社會營造創意氛圍,以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網頁:https://www.ccidahk.gov.hk。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0 加入收藏 :
數傳集團出版融合成果驚艷亮相第34屆香港書展

香港2024年7月25日 /美通社/ -- 近日,第34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出版融合領軍企業數傳集團攜眾多出版融合成果驚艷亮相,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圍觀。展會現場,多家香港出版單位與數傳集團達成深度合作意向。 香港書展DCG展台 BOOKSGPT,是數傳集團精心打造的首個針對出版領域的大模型。它不僅是技術的集大成者,更是新一代出版與AI深度融合的典範,能為出版流程、書籍知識庫構建以及讀者互動服務等關鍵環節提供了一站式的底層技術支持。目前,BOOKSGPT已擁有超過30個出版場景,超過20個圖書場景的應用,成功構建了覆蓋出版行業的多模態數據集,並通過多模型集成訓練的創新方式,實現了全品類圖書的精準解析、實時智能問答以及個性化知識推薦,為出版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變革。 在BOOKSGPT的基礎上,數傳集團推出了全新的「AI編輯工作室」。「AI編輯工作室」中匯聚了15位AI編輯,包括AI選題策劃編輯、AI作者、AI審校團隊以及AI新媒體編輯等,他們各自發揮專長,協同工作,全面覆蓋了出版編、印、發的全流程。例如,在選題策劃階段,AI選題策劃編輯能夠快速匹配同類型作者數據,提供高效選題支持,甚至能在三分鐘內輸出高質量的選題報告。在內容創作環節,AI作者成為了作者和編輯的得力助手。無論是撰寫提綱、創作內容、準備素材還是加工潤色,AI作者都能輕鬆應對。在編輯校對階段,AI審校團隊具有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維度內容的審校能力,為書稿審校的每一個環節提供堅實的保障。在發行營銷階段,AI新媒體編輯不僅能自動化生成新媒體內容,如小紅書筆記、公眾號文章、抖音短視頻文案、直播口播稿、豆瓣短評以及知乎回答等,還能迅速掌握各平台的運營規則,並根據運營數據提出精準的策略優化建議。 現場,數傳集團還展示了和香港卓思出版社推出的《初中電腦之旅》等「現代紙書」融合出版物,這些融合出版物以智能二維碼為入口,將線上數字資源服務精準匹配在紙質圖書上,讓讀者閱讀紙質圖書時,能同步掃碼獲取海量、精準、個性化地線上數字資源服務,極大地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在BOOKSGPT的加持下,數傳集團也實現了對「現代紙書」的全面升級。從匹配線上數字資源服務,拓展到「AI閱讀助理」。匹配在每本「現代紙書」上的「AI閱讀助理」採用「一書一模型」的創新模式,確保每本書上的資源服務都獨具匠心。這些「AI閱讀助理」能就本書內容與讀者即問即答、深度互動、高效解析,為每位讀者帶去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 在展會期間,數傳集團執行總裁施其明受邀出席「國際出版論壇」並作《AI與出版融合方案》主題分享。他不僅暢談了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最新應用,更深刻地剖析了AI如何為傳統出版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施其明認為,香港的圖書單價相較於內地會更高一點,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滲透以及讀者對閱讀體驗要求的提升,香港圖書市場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展會中,數傳集團副總裁陳旻麒、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李曦寰與香港多家出版單位領導進行了緊密洽談,部分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部分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數傳集團大陸以外市場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陳旻麒表示,數傳集團在香港業務的發展將有力地推動數傳集團全球化的擴張,數傳集團將秉持初心,推動優質產品服務在香港出版業的應用,推動香港出版業再上新台階。 媒體聯絡:Jessica Chenchenweiwen@dcrays.cn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86 加入收藏 :
第六屆「香港初創數碼廣告企業 X 出版宣傳支援計劃」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頒獎典禮暨得獎者分享會 年度跨業界盛事 培育數碼廣告人才

香港2024年7月24日 /美通社/ --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在文創產業發展處(前稱「創意香港」)資助下,於2018年首次舉辦「香港初創數碼廣告企業 X 出版宣傳支援計劃」(下稱「支援計劃」)。在業界的鼎力支持下,支援計劃今年順利踏入第六屆,繼續致力培育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透過為他們提供資助及培訓,讓他們透過數碼廣告宣傳本地新晉作家及其指定著作,以爭取更多實戰經驗,同時讓更多本地新晉作家及其出版社有機會接觸及應用數碼廣告宣傳,為本地數碼廣告界及出版界創造更多跨界別的合作及發展機會,並向大眾推廣閱讀文化。 主禮嘉賓、出席嘉賓、支持機構代表、計劃導師及所有參與組合大合照 今屆支援計劃支援了11隊組合。為表揚他們創作的優秀數碼廣告企劃,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今日舉行了「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頒獎典禮暨得獎者分享會」,大會很榮幸邀請到文創產業專員曾昭學先生, JP 擔任主禮嘉賓。他與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會長方保僑先生、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蘇惠良先生、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副會長周國正先生、資深廣告人及活讀行動創辦人譚麗轉女士, MH、香港廣告客戶協會副主席吳振雄先生、市場營銷及銷售顧問曹紹濤先生於典禮上頒發了各獎項。 文創產業專員曾昭學先生, JP 恭賀各得獎組合,以及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再次成功舉辦支援計劃。他亦同時感謝香港出版總會和香港出版學會,以及各位評審委員和專業導師對支援計劃的鼎力支持。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會長方保僑先生恭喜各得獎組合之餘,亦感謝文創產業發展處(及其前身「創意香港」)一直以來贊助支援計劃,以及香港出版總會和香港出版學會的持續支持。他表示:「支援計劃已舉辦了六屆,然而每一屆都比前屆更精采,參與的初創數碼廣告企業都能與新晉作者及出版社創作出書本以外的全新意念,交出了創意滿分而且執行有度的數碼廣告作品。支援計劃作為數碼廣告界及出版界的跨界別年度盛事,促進了兩大業界的合作及發展,成績實在有目共睹。我們期待着支援計劃繼續向前,為香港培育更多數碼廣告界及出版界的人才。」 今屆支援計劃支援的11隊組合,各由一間成立不多於五年的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及一名/組於六年內出版或發表首部著作的本地新晉作家配對而成,各組合內的初創數碼廣告企業須為所配對作家及其一本指定出版著作,在約三個月的支援期內,量身訂造一套數碼廣告企劃,以推廣有關著作。各初創數碼廣告企業最高可獲港幣24萬元的資助,以及專業導師指導及參與培訓講座,藉此激發各組合的創意,最終達到提升香港數碼廣告水準的目的。 今屆11隊組合的數碼廣告獲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的評審高度讚賞。評審認為部分數碼廣告作品的影片製作技巧十分成熟,能夠掌握最新數碼潮流,同時以新手法與新方向表達新晉作家的出版初衷之嘗試亦取得成效。此外,評審注意到不少組合在執行數碼廣告上都一絲不苟,極度注重細節,在視覺設計、內容寫作等都展現出極高質素,同時亦可看出新晉作家的高度參與,確切地實現了跨界別的交流合作。 在今屆支援計劃下創作的11個數碼廣告企劃,共觸及近1,956萬人次、互動次數達132萬,瀏覽量亦接近738萬。這些驕人的數字,顯示出這些數碼廣告作品成功地以新穎的創意、「貼地」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受眾的關注,同時精準地把有關指定著作的訊息傳遞給目標讀者群,讓讀者和線上社群與這些新晉作家有更多互動和深入的交流。 為了讓更多讀者欣賞到這11個數碼廣告作品,支援計劃在7月17至23日舉行的「香港書展2024」上,設立特別展位,展示有關數碼廣告作品及其11本相關指定著作,讓愛書人士參觀及交流。 當天舉行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頒獎典禮頒發了由專家評審評定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金、銀及優異獎,以及由公眾於6月1至26日期間投選的「我最喜愛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獎。 以下為今屆「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各得獎者介紹﹕ 金獎得主:《不一樣的費格遜》THE BARDS LIMITED 獎項由初創數碼廣告企業THE BARDS LIMITED為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于嘉嵐撰寫的《費格遜時間:神級領隊管理哲學》所創作的數碼廣告企劃《不一樣的費格遜》奪得。今年適逢是曼聯前領隊費格遜贏得三冠王的25周年,參賽組合透過一系列輕鬆有趣的球評人訪問及動畫短片,多角度地探討費格遜不一樣的球隊管理之道,同時又推出別開生面的WhatsApp Sticker,並舉辦由作者及球評人主講的實體與網上分享會,讓觀眾及讀者有更多參與度,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交流。 數碼廣告企劃 –《不一樣的費格遜》的內容:https://www.digiad.hk/pf/6/the-bards-limited/ 銀獎得主:《集合衆人之力,尋找香港森林小精靈!》120工作室(Studio120) 今屆銀獎的得主為120工作室(Studio120)為明窗出版社出版、小樹林自然教育編著的《聽得到看得見的香港生態百科 大自然四季日夜奇遇記》所創作的數碼廣告企劃《集合衆人之力,尋找香港森林小精靈!》。指定著作為香港生態百科,以精美插畫配合真實相片,加上超過50條珍貴的動物短片和錄音,展現香港生態的豐富多樣性。參賽組合以記錄片形式,展現此書背後的神奇製作過程,並輔以開箱片和小遊戲,讓觀眾對書中所呈現的香港生態更感興趣。 數碼廣告企劃 –《集合衆人之力,尋找香港森林小精靈!》的內容:https://www.digiad.hk/pf/6/studio120/ 銅獎得主:《職場師兄 - 陪你走過職場每段路》飄識有限公司(Flowsophic Limited) 及《把悲傷留給電影》EXTIO 今屆銅獎有兩組得主。第一組得主是飄識有限公司(Flowsophic Limited)為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李錦榮撰寫的《錦綉錢情──職場必殺技 編織青雲路》所創作的數碼廣告企劃《職場師兄 - 陪你走過職場每段路》。該書歸納作者自己由基層逐步努力向上的經驗,展示身處職場不同階段需要具備的心態及技能。而參賽組合則為作者拍攝多個系列的影片,包括職場成功人士專訪、解答年青人職場疑難等,讓書中的正面信息以更多不同的角度呈現。 數碼廣告企劃 –《職場師兄 - 陪你走過職場每段路》的內容:https://www.digiad.hk/pf/6/flowsophic-limited/ 第二個銅獎頒予EXTIO為紅出版所出版、陳德森導演撰寫的《把悲傷留給電影》所創作的同名數碼廣告企劃。企劃主力以內心小劇場的形式,由「陳德森訪問陳德森」作為主軸影片,把陳德森導演那「前半生的人生如戲、後半生拍戲如人生」的故事與經歷重現觀眾眼前,大大提升影迷對其電影作品以及這本自傳的興趣。 數碼廣告企劃 –《把悲傷留給電影》的內容:https://www.digiad.hk/pf/6/extio/ 我最喜愛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得主:《給孩子「說」故事》貳壹貳工作室 (212 Studio Limited) 由公眾投票選出的「我最喜愛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獎,得主是貳壹貳工作室(212 Studio Limited)為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梁雅怡編繪的《沒有手機的童年》所創作的數碼廣告企劃《給孩子「說」故事》。作品透過多段短片,重現一段段沒有手機的童年時光,把本已藏在時光隧道裏的舊事物從手機中掏出來,讓孩子了解,讓大人懷舊,深得觀眾共鳴。 數碼廣告企劃 –《給孩子「說」故事》的內容:https://www.digiad.hk/pf/6/212-studio-limited/ 照片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N36N4Ijaoo9ao8-avHgldZ-qzS-9Mmav?usp=drive_link 上述獲獎數碼廣告企劃以及其他其他在第六屆支援計劃下創作的廣告企劃均可在支援計劃的官方網站、Facebook及YouTube專頁上免費重溫。 查閱支援計劃的更多詳情,歡迎瀏覽官方網站: www.digiad.hkFacebook專頁: www.facebook.com/AdxPubYouTube專頁: https://www.youtube.com/@user-wd8zf3xn3y 主辦機構: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主要贊助機構:         文創產業發展處 免責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 第六屆「香港初創數碼廣告企業 X 出版宣傳支援計劃」數碼廣告(出版類別)比賽得獎名單 獎項 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名稱 指定著作名稱 / 數碼廣告企劃名稱 本地新晉作家姓名 (筆名) 出版社名稱 金獎 THE BARDS LIMITED 費格遜時間:神級領隊管理哲學 / 《不一樣的費格遜》 于嘉嵐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銀獎 Studio120 120工作室 聽得到看得見的香港生態百科 大自然四季日夜奇遇記 / 《集合衆人之力,尋找香港森林小精靈!》 小樹林自然教育 明窗出版社 銅獎 Flowsophic Limited 飄識有限公司 錦綉錢情──職場必殺技 編織青雲路 / 《職場師兄 – 陪你走過職場每段路》 李錦榮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銅獎 EXTIO 把悲傷留給電影 / 《把悲傷留給電影》 陳德森 紅出版 我最喜愛的數碼廣告(出版類別) 212 Studio Limited 貳壹貳工作室 沒有手機的童年 / 《給孩子「說」故事》 梁雅怡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參與第六屆支援計劃的11間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與11組本地新晉作家及其指定著作的配對名單如下(按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英文名稱順序排列): 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名稱(英) 本地初創數碼廣告企業名稱(中) 出版社名稱 本地新晉作家姓名 (筆名) 指定著作名稱 1 212 Studio Limited 貳壹貳工作室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梁雅怡 沒有手機的童年 2 BLACK ENERGY DIGITAL 黑能數碼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楊英瀚、翁靜儀 我們都是單車人——走過香港單車百年歲月 3 EXTIO / 紅出版 陳德森 把悲傷留給電影 4 Flowsophic Limited 飄識有限公司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李錦榮 錦綉錢情──職場必殺技 編織青雲路 5 Fullmoon Creative Limited 八月十五有限公司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容沛光 班哥有食緣 6 Hey Soul Studio 靈魂製作工作室 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曾國平 文青經濟學 7 JUST CONCEPT 概念製作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呂璟豪 經典的魅力——InstacarHK 試駕之旅 8 RebelTank Limited / 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心小姐 校園療心室 —— 劃出未來‧點燃學習 9 Studio120 120工作室 明窗出版社 小樹林自然教育 聽得到看得見的香港生態百科 大自然四季日夜奇遇記 10 THE BARDS LIMITED /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于政(于嘉嵐) 費格遜時間:神級領隊管理哲學 11 THE PLOUGH FILMS 北斗星映像 紅出版 吳家祺、黃國樑(一毫子) 我們的港隊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28 加入收藏 :
亞洲出版業協會公布「2024 年度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

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 Joseph Kahn 闡述新聞業在兩極分化時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6月21日 - 致力於表揚傑出新聞工作、總部位於香港的非盈利組織亞洲出版業協會(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今日公布「2024 年度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這些獎項旨在表彰過去一年來在亞太地區的卓越新聞作品。 頒獎典禮於 6 月 20 日星期四在香港的頒獎晚宴上舉行,為連續第 26 年頒發該獎項。 來自全球、區域、華文和馬來語等傳媒機構共提交 700 多份參賽作品,囊括 21 個不同類別。 今年突出的主題包括令人擔憂的區域醫療狀況及公共政策,尤其是世界兩個人口大國—印度與中國。 以下為部分矚目焦點。 卓越女性議題報道獎 當今大馬的調查報導《奪嬰:沙巴無國籍母子骨肉分離的哀歌/Baby snatching: How stateless mums lose their infants in Sabah hospital》獲得區域組首獎。 卓越新聞報道創新獎 金融時報的專題報導《衛星、無人機和軟體設計工具揭露中國清真寺變遷Satellites, drones and programming tools reve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osques》勇奪全球組首獎。該報道深入剖析北京藉重建或拆卸清真寺以實現其「維和」目的。 卓越專題特寫獎 雪梨晨鋒報以其精闢報導《中國在蒙古的影響力/China's Mongolian reach》榮獲區域組首獎,該報導詳盡揭示了蒙古文化認同正遭受系統性侵蝕的現狀。 端傳媒憑藉中文報導《為了潤,他們在拉美長征四千公里/Journey for Hope: Chinese Migrants' Perilous Path to the U.S.》獲得中文組別的佳作,報導記錄了部分民眾甘冒巨大風險以追求全新生活的現象,這也是今年多個參賽作品的共同熱點。 卓越科技報道獎 路透社的《海底電纜戰/Cable War》獲得了全球組科技報導首獎,這篇報導揭秘西方試圖阻止中國鋪設海底光纖電纜的幕後故事。 卓越數據圖像獎 紐約時報的《如何為城市降溫/ How to Cool Down a City》在全球組勝出,評審稱其為「精湛之作」,在「詳盡解釋和吸引讀者注意力」中取得出色的平衡。 亞洲出版業協會公共服務新聞大獎 彭博新聞社憑藉其系列報導《問題藥物/Bad Medicine》榮獲此一備受矚目的大獎。彭博追蹤了由印度製藥企業生產的問題藥物,在多個國家引發的連鎖反應。 評審稱其為「經過縝密研究」的調查,並且「揭示了一項嚴重的公共衛生隱患」。 SOPA為小型傳媒或首次參賽者提供的報名費贊助,此次使多位獲獎者受益,其中以《從毛澤東到現在/Mao to Now》在全球組奪得評論類首獎的China Books Review;以及灼見名家其報導《好學生李克強/My Outstanding Student, Li Keqiang》在中文評論類別中獲得了佳作。 頒獎典禮同時追頒了「2024 年度亞洲出版業協會終身成就獎」予不久前離世的著名中國新聞報導者林洸耀。 亞洲出版業協會編輯委員會聯席主席 ,經濟學人亞洲版編輯Bill Ridgers 表示:「感謝所有參加 2024 年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的傳媒,並祝賀所有獲獎者、榮譽提名者及入圍者。」 「我們對SOPA在鼓勵和表彰亞太地區獨立新聞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在這個區域,獨立新聞的運作愈發困難,重要的當地議題亦有可能被更大的全球事件所掩蓋。」 亞洲出版業協會亦感謝紐約時報Joseph Kahn 擔任頒獎典禮的演講嘉賓,他的演講可在以下網址觀看:https://www.youtube.com/@SOPAAsia 我們還要向 135 位義務評審以及主持人 Karen Koh 致以感謝。另特別感謝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JMSC),自 2011 年以來一直負責管理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並將在明年繼續擔此重任。 卓越新聞獎得以成功舉辦,亦有賴於我們的合作夥伴 Coconuts、Create Productions、Media OutReach Newswire 和 Telum Media 的鼎力支持。 Hashtag: #SOPAwards2024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亞洲出版業協會亞洲出版業協會(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SOPA」)成立於 1982 年,乃香港非牟利團體,旨在維護新聞自由、表揚亞太區傑出新聞工作,同時為亞太區開展業務的出版界提供最佳實踐經驗。 時至今日,SOPA 致力為亞洲傳媒及出版界發聲,持續協助維護傳媒標準及自由,並表彰及支持專業新聞報道及出版。「卓越新聞獎」是 SOPA 的年度旗艦盛事,自 1999 年以來連續 26 年為亞太區的新聞報道樹立基準。 www.sopasia.com; www.sopawards.com; SOPA LinkedIn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67 加入收藏 :
新的全球新聞和出版平台 Gnomi 推出付費新聞計劃

Gnomi App 推出首開先河的付費計劃,為新聞工作者提供分享觀點和建立全球受衆的機會。 洛杉磯2024年5月13日 /美通社/ -- 劃時代的 Gnomi 全球聚合新聞應用程式致力於透過透明的資訊分享增强全球對話的力量,今日正式推出其付費新聞計劃。這項大膽的新計劃邀請知名獨立作家、新聞工作者和思想領袖在平台上分享原創內容,並從中獲取經濟收益。  這些內容將補充 Gnomi 的核心全球新聞流,該新聞流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將來自全球 22 個 GDP 最高的國家的新聞即時翻譯成超過 11 種語言。  即日起,Gnomi 付費新聞計劃正接受經驗豐富的作家、新聞工作者和思想領袖的申請。申請人需要已憑藉自身的專業知識培育數位社群,並希望能有機會來分享其獨特視角的原創內容。作者可以分享題材廣泛的內容,例如健康、政治、娛樂、運動、商業、生活方式、科學等,但必須遵守基本的社群指引。Gnomi 團隊將仔細審查每個申請,並在 2-5 個工作日內將申請狀態通知申請人。申請一經獲批,作者可協定每篇文章的合理稿酬。 「傳媒行業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大規模裁員令才華橫溢的新聞工作者陷入迷茫,但 Gnomi 認為,絕不應該讓傳統出版的局限性埋沒才華橫溢的作者的優秀作品和聲音,」Gnomi 應用程式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Eva Cicinyte 表示,「我們堅信獨立新聞的力量,並構建了一個先進的平台,讓作者能夠掌控自己的內容,直接溝通受衆,同時還能賺取收益。我們把主導權交還給新聞工作者。還有什麼方式能更好地展示我們平台的價值呢?我們希望透過擴大充滿活力的能夠講述精彩故事的優秀作者的個人受衆群體,促進 Gnomi 社群的蓬勃發展。」 Gnomi 付費新聞計劃的亮點: 撰寫您重視的話題。 按文章獲得報酬。 擴展全球影響力,建立您的受眾、作品集和品牌。 以圖像、影片、多款字型風格和其他幫助創作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工具,定制和強化內容。 Gnomi 付費新聞申請頁面的連結:https://www.gnomi.com/journalismprogram 關於 Gnomi:Gnomi App 是一個全球平台,既是全球新聞流媒體服務(將來自全球 22 個 GDP 最高的國家的新聞翻譯成超過 11 種語言),又是一個出版平台,為具有多元視角的知情討論創造了創新的空間。該平台於 2024 年 5 月 3 日正式推出。 聯絡方法:Tracy PaulTracy Paul & Company, Inc.直線電話:917-693-9139 www.tracypaul.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8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15 日 (星期三)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