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公用事業」新聞搜尋結果, 共 878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寧德時代磐石底盤正式發佈,重新定義智能底盤安全新標準

寧德2024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12月24日,全球首款超高安全滑板底盤——「寧德時代磐石底盤(以下簡稱「磐石底盤」)」正式發佈,憑借120km/h超高速中心柱碰不起火、不爆炸、無擴散的優異表現,實現全場景、全速域極限守護,重新定義智能底盤安全新標準。 寧德時代首席製造官倪軍 120km/h 極限挑戰,開創底盤安全新紀元 寧德時代磐石底盤以電池為中心展開設計,採用電池到底盤一體化(Cell to Chassis)技術,將電芯直接集成到底盤中,實現和底盤的結構共用。同時基於上下車體解耦的結構設計,磐石底盤可以吸收85%的整車碰撞能量(普通底盤僅吸收60%左右的碰撞能量)。 依托多項技術突破,磐石底盤順利通過全球首個「最高時速+最強衝擊」的雙重極限安全測試,實現120km/h中心柱碰不起火、不爆炸、無擴散,重新定義電車出行安全新高度。 當前,行業標準C-NCAP碰撞測試速度為56km/h,以這一速度實現正面碰撞,其產生的碰撞能量相當於從12米墜落;而120km/h正面碰撞,則相當於從56米墜落,產生的碰撞能量是前者的4.6倍。 在更嚴苛的中心柱碰測試(模擬與電線桿、大樹、動物等非標準物品碰撞)下,其承力面積僅為正面碰撞的1/6,碰撞壓力更是成倍增長。120km時速下,中心柱碰時底盤單位面積碰撞壓力飆升至C-NCAP評測中56km/h全寬正碰工況的21倍。 正因碰撞速度之快、能量之強,此前全世界還沒有任何汽車敢於挑戰120km/h中心柱碰。寧德時代磐石底盤,憑借這一極限挑戰,開創業界先河。 時代智能董事總經理楊漢兵 三大硬核突破,築牢底盤安全根基 寧德時代磐石底盤從底層邏輯深入探索結構與材料創新路徑,以三大技術新突破,實現全場景、全速域超強守護,為整車帶來堅如磐石的安全。 磐石底盤首創立體式仿生龜甲結構,車體結構與能量艙結構上下一體,深度耦合,疊加航母式阻攔結構,一旦受到猛烈撞擊,可極大程度減緩底盤侵入、減少能量艙變形。而2000MPa級潛艇級熱成型鋼、600MPa級航天級鋁合金材料等超強材料料與創新結構的加持,也讓磐石底盤結構剛性更加堅不可摧。 此外,寧德時代磐石底盤還以超高安全電芯設計、NP技術,以及高達數百延伸率的高韌吸能絕緣膜,實現行業斷層式領先;在閃電斷高壓系統方面,更實現碰撞瞬間0.01秒內切斷高壓、0.2秒完成殘餘高壓電能釋放,創造行業新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電芯本體歷經60公里時速滑車撞擊、90°折彎、暴力鋸斷破壞橫截面直接裸露等三大超嚴苛測試,依然不起火、不爆炸。這三大測試均為寧德時代全球首創,再次將電芯安全標準提升至新高度。 賦能行業高效造車 激活新萬億市場 寧德時代磐石底盤的發佈,不僅重新定義智能底盤安全新標準,還將激活萬億市場,極大推動汽車設計向更加模塊化、個性化和智能化加速邁進。 針對車型研發投入大、週期長、更新迭代加速的行業普遍痛點,磐石底盤以「內部集成+上下解耦+對外開放」三大核心特點,匹配豐富Toolkits解決方案套件,在可拓展的軟硬件架構和標準化接口設計下,可實現不同車型、場景靈活選配,讓「一套底盤架構、百變車型」成為現實,極大提升了開發效率、縮短研發週期。整車量產時間,由傳統的36個月甚至更長,縮短至12-18個月。 此外,磐石底盤通過上下車體解耦設計,有效打破安全與造型限制,拓展設計自由度。第四代CTC技術與倒置電芯技術,還能提升底盤空間利用率,降低刮底風險。同時,智能化方面實現軟硬解耦、軟軟解耦,支持L3至L4智能駕駛,提供高適配接口,促進智能應用協同。 簽約現場 發佈會上,阿維塔作為率先應用該技術的品牌,與寧德時代子公司時代智能簽約,雙方圍繞磐石底盤深化合作,為用戶打造更高安全、更高品質的出行體驗。 安全之上,進無止境。未來,寧德時代還將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持續突破技術界限,匯聚眾力,與合作夥伴共建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安全生態,守護用戶安全。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73 加入收藏 :
SM集團以謹慎樂觀的態度邁向2025年

菲律賓帕賽市2024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The SM Group在菲律賓經濟持續增長的鼓舞下,以謹慎樂觀的態度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一年。 SM Investment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ederic C. DyBuncio表示,盡管比索波動性和高通脹的挑戰仍然存在,但商業領域已經很好地適應了這些變化。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的數據,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5.1%,與去年同期的增長水平持平,表明穩定需求支撐了家庭支出。 DyBuncio先生表示:「如果通脹有所緩解,將會引發強勁的信心回升。這可能會為國內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業創造機會,我們也做好了准備以滿足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SM集團持續擴展至更多服務不足的地區,為可持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與政府利益相關方合作,改善現代零售、金融服務和綜合地產開發的可及性。 他說:「通過在全國更多地方投資和擴展業務,SM創造了新市場,並改善了這些重要領域的准入,服務更多社區,同時助力刺激持續的經濟活動。」 DyBuncio先生還表示,SM繼續投資具有前景的領域,如可再生能源和物流,以促進經濟活動。 SM集團通過菲律賓地熱生產公司(PGPC)投資清潔能源行業,PGPC提供300兆瓦的地熱蒸汽供應。SM計劃通過PGPC進一步開發地熱特許權,以支持菲律賓能源部到2040年實現50%可再生能源供應的目標。 為推動循環利用和綠色能源生產,SM的地產部門SM Prime Holdings與 GUUN Co. Ltd.合作,引入日本技術減少垃圾填埋影響。該技術將不可回收和難以回收的包裝材料轉化為替代燃料。 SM的銀行部門BDO Unibank是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最大融資機構之一。截至2023年12月,BDO已在可持續金融領域投資了8980億比索,包括為59個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貸款。 在物流和旅游方面,改善跨菲律賓群島的運輸網絡將連接旅游區和工業區,助力實現包容性增長。通過子公司2GO,SM在2024年推出了「MV Masigla」和「MV Masikap」輪船,進一步連接包括伊洛伊洛、巴科洛德、卡加延德奧羅和馬尼拉在內的19個港口,為政府通過升級旅游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實現中期增長的目標提供支持。 DyBuncio先生指出:「我們2025年的重點將是推動有目標的增長,通過我們的投資賦能社區和合作伙伴,共同邁向可持續的未來。」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61 加入收藏 :
格斯科技台灣首創新型高安全快充放鈮基金屬氧化物鋰電池 奪國家新創獎

桃園2024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格斯科技總經理葉國偉博士所領軍的研究團隊,昨日以「新型高安全快充放鈮基金屬氧化物鋰電池」之卓越研究成果,榮膺第 21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殊榮。相較於傳統鋰離子電池及其他新興電池技術,鈮基金屬氧化物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充放電速率及安全性等關鍵性能指標上,皆展現出顯著優勢,有望在競爭激烈的電動化市場中脫穎而出。格斯科技業務處處副處長錢佳華博士表示:「台灣電池產業鏈雖具備完整的材料與模組供應能力,惟電芯產製技術仍有待突破。格斯科技自成立以來,即以開發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電芯產品為目標,致力填補國內電池產業鏈的空白。此次獲頒國家新創獎,不僅肯定了我們在金屬氧化物鋰電池技術上的突破,更彰顯了團隊在創新研發與商業化方面的卓越能力。未來,格斯科技將持續深耕電池技術研發,為全球電動化市場提供更優質、更具競爭力的電池解決方案。」 格斯團隊憑藉著對科技的熱愛與不懈努力,成功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國家新創獎 格斯領航「鈮基金屬氧化物鋰電池」 重塑電動化市場格局 金屬氧化物鋰電池的技術創新在於專利化鈮基材料的應用,透過採用鈮基氧化物作為負極材料,不僅具備高倍率充電能力,可實現快速充電,更憑藉鈮鈦氧化物材料的高穩定性與抗熱失控特性,大幅提升使用安全性,顯著降低熱失控與自燃的風險。同時,正極材料採用鎳鈷錳氧化物  (NCM),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並通過結構設計與材料組合的優化,提升體積和重量能量密度,延長電動車續航里程,並將電池循環壽命提升至12,000次以上。 格斯科技結合先進材料科學、結構設計優化、製造工藝改進、電解質優化與熱管理系統,打造出兼具高效與安全性的鋰電池解決方案,成功克服傳統鋰電池的技術瓶頸,成為目前市場的新標杆產品。 邁向循環經濟 格斯科技打造永續能源生態系 次世代金屬氧化物鋰電池技術創新不僅帶來卓越性能,亦創造商業與社會效益的雙重價值:更長的使用壽命與高效能,有助於大幅降低維護與更換電池的總體成本,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同時滿足現代化應用場景中對永續發展的要求,推動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加速全球能源轉型目標的實現。格斯科技一直以來秉持著創新、永續的理念,致力於開發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儲存解決方案。次世代金屬氧化物的成功研發,印證了格斯科技在電池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格斯科技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將持續投入研發,並與產業鏈上下游夥伴共同打造一個綠色、低碳的能源生態系,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88 加入收藏 :
安泰新能源發布首份ESG報告,彰顯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廈門2024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專注於數智光伏支架系統解決方案的安泰新能源,正式發布其首份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報告,標志著其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報告圍繞其最新發布的「RAISE」可持續發展戰略,闡述了安泰新能源的ESG願景、成就及未來目標,與該公司的口號「RAISE a Green World」(撐起綠能世界)完美契合。 RAISE戰略圍繞五大核心支柱構建:穩健治理合規運營(Robustness)、優質產品引領卓越(Advancement)、平等包容以人為本(Inclusiveness)、生態共生綠色低碳(Symbiosis)、共創共榮合作共贏(Engagement)。 在首份ESG報告中,安泰新能源展示了其遠大的環境目標和重要的裡程碑。 環境目標: 安泰新能源已經為未來五年設定了明確的環境目標,涵蓋工廠運營中的碳排放、回收材料、重金屬中水、可回收包裝以及新能源運營車輛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安泰新能源計劃到2025年實現運營活動100%碳中和,到2028年則實現生產活動80%碳中和。這些遠大的目標體現了安泰新能源對可持續發展有著堅定的承諾。 為實現這些目標,安泰新能源付出了巨大努力並取得了顯著進展。 環境:安泰新能源秉持循環經濟原則,以提升所有運營環節的資源效率和回收率。該公司已全面推行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並符合全球廢水和廢氣排放標准。安泰新能源通過在自有工廠的屋頂進行光伏發電,產生了478.74兆瓦時的電力,並對包括鋁和碳鋼在內的固體廢物,進行了有效管理與回收。 社會:安泰新能源在研發方面投入了3830萬元人民幣,擁有99名研發專家,並將公司營收的3.35%用於產品材料、結構和智能算法方面的創新。該公司還高度重視員工多樣性,女性員工占比47%,並投入43萬元人民幣用於培訓,每位員工平均培訓時長為28小時。 治理:安泰新能源高度重視產品開發和質量保證,並堅定致力於環境和道德實踐。在2023年榮獲ECOVADIS銅牌認證,彰顯其在企業責任方面的領先地位。 安泰新能源CEO黃麗琴(Jasmine Huang)表示:「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目標,它是一種責任,一種對未來世代的承諾。」安泰新能源的ESG報告表明,該公司致力於將商業成功與環境管理、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相結合,為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瀏覽ESG報告全文,請訪問www.antaisolar.com。 mkt@antaisolar.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18 加入收藏 :
中國海油宣佈綏中36-2油田36-2區塊開發項目投產

香港2024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港幣櫃台)及80883(人民幣櫃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宣佈綏中36-2油田36-2區塊開發項目投產。 該項目位於渤海遼東灣海域,平均水深約27米,主要生產設施為新建1座無人井口平台。計劃投產開發井21口,其中包括生產井16口,注水井5口。預計2026年將實現日產約9,700桶油當量的高峰產量,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 綏中36-2油田36-2區塊開發項目充分依託周邊已建生產設施處理和外輸,在設計建造方面採用標準化的策略,有效降低海上工程新建規模,控制項目總體投資,保障項目投資收益水平。 中國海油擁有該項目100%的權益,並擔任作業者。 — 完 — 編者注: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匯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劉  翠媒體/公共關係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電話:+86-10-8452-6641傳真:+86-10-8452-1441電郵:mr@cnooc.com.cn   李耀榮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電話: +852 3150 6707傳真: +852 3150 6728電郵:cnooc.hk@pordahavas.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39 加入收藏 :
Ascend 生產生物循環高性能化學品 PA66

侯斯頓2024年12月19日 /美通社/ --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今日宣佈,已成功利用廢棄食用油衍生的原料生產出丙烯腈、己二胺、己二酸和尼龍 6,6,進一步擴展其 Bioserve 產品組合。與使用化石燃料衍生原料製成的尼龍 6,6 相比,由此產生的尼龍 6,6 產品碳足跡降低了 25%。 採用經 ISCC Plus 認證的質量平衡法,可以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材料的工業規模生產。Ascend 在美國的所有生產設施均已通過 ISCC Plus 認證,可處理生物基、循環和生物循環材料。 Ascend 高效能化學品副總裁 Alex Mihut 表示:「我們專注於為客戶的挑戰尋找技術解決方案。利用質量平衡法,我們可以大規模滿足對可持續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繼續提供可靠的效能和質量。」 結合 Ascend 在降低其範圍一和範圍二排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該公司的 Bioserve 產品提供了現今市場上工業規模尼龍 6,6 及其前體中產品碳足跡最低的產品之一。 「我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一個我們稱之為『營運不妥協』的支柱,」Ascend 可持續發展高級總監 Chris Johnson 表示,「它基於承諾尋找全面的解決方案,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並幫助他們實現目標。」 Ascend 最近發布其《2023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強調了公司 2030 年願景的進展。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簡介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為日常必需品和嶄新科技,製造高效能材料。我們務求透過創新,提高生活質素,並締造美好明天。我們的總部位於德州休士頓,在上海、布魯塞爾和底特律設有地區辦事處,是一間完全整合的材料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北美、歐洲和亞洲設有全球製造工廠。我們世界各地的員工致力製造物料,以支援製造更安全的車輛、更潔淨的能源、更優質的醫療器材、更智能的電器和更耐用的服裝和消耗品。我們致力為我們的客戶及社區,帶來安全、可持續發展及成功。 更多有關 Ascend 的資訊,請瀏覽 www.ascendmaterials.com。 聯絡方法:Osama Khalifa, +1 832-963-1347, okhali@ascendmaterials.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6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20 日 (星期一) 農曆十二月廿一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