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新聞概要: · 98%受訪台灣企業認為過去六個月部署人工智慧及相關科技的急迫性正在提升。 · 企業在六大關鍵業務面向,包括策略、架構、數據、治理、人才及文化中均存在明顯不足。81%台灣企業仍未完全準備好將人工智慧整合至業務當中。 · 企業正與時間賽跑。68%台灣企業表示最多只有一年時間來部署人工智慧策略,否則將對業務帶來負面影響。 【台灣 – 2023年11月22日】思科今日發布其首份《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僅19%台灣企業充分準備好部署和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人工智慧應用加速所帶來的轉變幾乎影響商業和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故本次調查圍繞人工智慧,訪問全球逾8,000家企業,探討企業運用和部署人工智慧的準備情況。調查發現企業關鍵業務面向和架構在人工智慧準備度上明顯不足,在短期會對企業構成嚴重風險。 思科亞太、日本暨大中華區總裁 Dave West表示:「亞太區是全球數位經濟的成長引擎,在各行各業中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將有助於提升效能,更好地實現業務目標。思科『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洞察,幫助了解企業組織對於人工智慧的準備度,清楚指引我們客戶能更好的在人工智慧驅動的未來中做好準備。」 思科最新調查發現,雖然人工智慧的應用在過去數十年不斷緩慢演進,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進步,加上過去一年開放予公眾使用,促使大眾更加關注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變化和新的可能性。雖然84%台灣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將對其業務營運產生重大影響,但也帶來數據隱私和安全的新問題。調查結果顯示, 81%台灣受訪者認為企業中存在的資訊不對等是處理數據時面對的最大挑戰。 不過,調查結果亦顯示台灣企業正採取各種積極措施,為邁向人工智慧未來做好準備。97%台灣企業已制定或正在制定高效可靠的人工智慧策略;逾三分之二(74%)台灣企業已做好充分或適度準備,僅4%台灣企業準備不足。其中可見企業管理層和IT主管十分重視人工智慧的導入。這可能是由於絕大多數(98%)台灣受訪者認為在過去六個月部署人工智慧技術的需要越趨迫切,調查亦指出IT基礎架構和網路安全是企業部署人工智慧的優先事項。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表示:「儘管台灣擁有一些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但在人工智慧的準備上,仍還有進步的空間。我們很高興得知,有97%的台灣企業組織已經制定了人工智慧的策略,或正在努力制定中。我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協助客戶,讓他們的人工智慧計畫能轉化為實際成果,進一步帶來業務上的成功。」 主要調查結果 就企業的人工智慧準備度而言,調查顯示僅19%台灣企業已做好充分準備;超過一半(56%)台灣企業準備不足或有限,其中5%為落後者(準備不足),51%為追隨者(有限的準備)。其他調查結果包括: · 迫切性:企業認為在失去競爭優勢之前,自己有最多一年時間實行人工智慧策略。68%台灣受訪者認為在其企業開始蒙受重大業務損失前,他們最多有一年時間來實施人工智慧策略。 · 策略:第一步是制定策略,大部分企業已取得良好進展。74%台灣企業已做好充分或適度準備,僅4%被評為準備不足。此外,97%台灣企業已制定或正在制定清晰明確的人工智慧策略,顯示企業積極應對人工智慧技術,但仍存在進步空間。 · 架構:網路無法滿足人工智慧工作負載。全球95%企業清楚人工智慧將增加基礎架構的工作負載,但僅30%台灣企業的架構具有較高的擴展性。逾半(55%)台灣企業在應對當前IT 基礎架構中的新人工智慧挑戰時只有中等或有限的擴展性。為適應人工智慧不斷增長的發展能力和運算需求,超過三分之二(72%)台灣企業將需要更多數據核心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Us)以對應當前和未來的人工智慧工作負載。 · 數據:企業必須重視數據的人工智慧準備度。雖然數據是人工智慧運作的核心之一,但也是企業準備最為不足的領域。相較其他核心面向,在數據方面準備不足的企業最多(12%)。81%受訪台灣企業中的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對等或碎片化,為企業帶來嚴峻挑戰。因為整合各種來源的數據,並使其能適用於人工智慧尤為複雜,這將會影響運用人工智慧的程度。 · 人才:企業對人工智慧技能的需求出現新時代的數位鴻溝。台灣企業的董事會及領導團隊最傾向接受人工智慧帶來的轉變,83%和80%受訪者分別持較高或中等接受度。然而,企業在提高中層管理人員對人工智慧的接受度方面仍需更多努力。31%中階管理層對人工智慧的接受程度有限或根本不願接受,逾三分之一(33%)台灣員工對於使用人工智慧的意願不大,更有人表示抗拒。企業對人工智慧技能的需求展現新時代的數位鴻溝。儘管89%台灣受訪者認同投資在員工技能提升的急迫性,但22%受訪者質疑是否有足夠人才提升相關技能。 · 治理: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政策的起步緩慢。僅32%受訪台灣企業已制定非常全面的人工智慧政策,這是企業在考慮和管理所有可能削弱信心和信任的因素時必須解決的問題。這些因素包括數據隱私和數據主權,以及理解和遵守全球法規。此外,企業必須注重數據和演算法中的偏見、公正及透明原則。 · 文化:準備不足,但將其視作優先事項的意願較高。相較其他核心面向,在文化方面做好充分準備的台灣企業最少,僅有6%,主要原因是10%受訪台灣企業尚未制定全新的管理計劃,而在已制定全新管理計劃的企業中,69%仍在計畫階段。高階管理層最傾向接受內部人工智慧變革,並必須帶頭制定全面計劃,及將計劃清晰地傳達給接受度相對較低的中層管理人員和員工。台灣企業在這方面十分積極,逾八成(81%)受訪企業正熱切,甚至高度關注人工智慧的採用,僅3%企業抗拒改變。 思科台灣技術長馮志良表示:「AI能夠應用在數據分析、預測性維護、自動化流程等多個層面,從而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甚至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思科了解在應用AI的同時,精確性、資料安全以及使用者治理同樣是至關重要的考量。思科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技術解決方案,確保客戶在探索AI應用的同時,能夠兼顧數據隱私和安全性。」 有關思科《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 思科最新《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以雙盲問卷形式進行,訪問30個市場中共8,161名私有企業和IT領導者。調查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受訪對象來自擁有500名或以上員工的企業,當中評估受訪者在六大核心面向——策略、架構、數據、人才、治理及文化方面的人工智慧準備度。 調查根據企業六大核心面向的49個不同測量指標,計算每個核心面向的準備度評分,以及受訪企業的整體準備度評分。每個指標會因應其對該項核心面向準備度的相對重要性,而佔不同比重。思科根據受訪企業整體評分,將企業劃分為不同準備度的四個組別,分別是領導者(充分準備)、部署者(適度準備)、追隨者(有限的準備)以及落後者(準備不足)。 補充資料: 網誌 網站 評估工具 # # # 關於思科 思科(NASDAQ: CSCO)是領導全球的科技供應商,以安全連接一切,實現任何可能為目標。思科致力協助客戶重新構想其應用程式、支援混合工作、保護企業安全、基礎設施轉型,以及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藉此創造共融未來。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思科新聞中心,或追蹤我們的X。 © 2023 Cisco和/或其附屬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Cisco及Cisco標誌是Cisco及/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商標或註冊商標。有關思科的商標名冊,可到 http://www.cisco.com/go/trademarks查閱。此文件提及的第三方商標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使用「合作夥伴」一詞並不暗示思科與任何其他公司之間存在夥伴關係。此文件為思科公開資訊。 新聞聯絡人: 區嘉琳 思科 電話: (852) 2934 4831 kalaau@cisco.com 謝承穎/ 池有容 天擎公關電話: (886) 2-2775-2840 #333 / #367 cisco@grandpr.com.tw
全球網路及安全領導者思科今日發布最新2024年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數據顯示僅5% 台灣企業在部署和運用AI技術有充分準備,明顯低於去年的19%。反映企業在採用、部署及充分運用人工智慧所面對的挑戰。當今市場瞬息萬變,業界亦預期人工智慧將對企業營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人工智慧準備度的差距尤為關鍵。 《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以雙盲問卷形式進行,訪問亞太區14個市場中共3,660名領導者,包括200名來自台灣的受訪者。調查受訪對象來自擁有500名或以上員工的企業,他們負責其企業內的人工智慧整合和部署。調查以六大核心為主——策略、架構、數據、治理、人才及文化,全面評估企業的人工智慧準備度。 採取行動 迫在眉睫 人工智慧已成為業務策略的基礎,企業採用和部署人工智慧技術的迫切性日益加劇。在台灣,近乎所有企業(99%)皆認為在過去一年部署AI的急迫性顯著提升,而這一趨勢主要由中階管理者及業務部門主管推動。此外,台灣企業正投入大量資源於人工智慧,43% 企業表示已將其10%至30%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部署。 儘管許多企業在網路安全、IT架構、數據分析及管理等領域進行大量人工智慧投資,許多公司仍表示這些投資的報酬未達到預期。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總裁Dave West表示:「隨著企業加速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他們必須採取全方位策略,在實現人工智慧抱負的同時提高準備度。今年的《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潛力,企業需要現代化的數位架構,以滿足負載人工智慧工作所帶來的電力需求及網路延遲要求。這同時需要藉由配備適當的可視性來實現業務目標。」 主要調查結果 · 所有核心領域的人工智慧準備度均有所下降,當中架構為主要痛點: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的人工智慧準備度下降幅度最大,在運算、數據中心網路效能及網路安全領域均存在不足。僅17% 台灣受訪企業擁有滿足目前和未來人工智慧需求所需的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Us)。而僅有16% 台灣企業有足夠能力透過端對端加密、安全稽核、持續監測及即時威脅回應,保護人工智慧模型中的數據。 · 企業正投資人工智慧,但報酬未達預期:過去一年,人工智慧已成為台灣企業優先支出的項目,43% 企業將10%至30% IT 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項目。人工智慧投資主要集中在三個策略領域:IT架構(34%)、資訊安全(32%)、以及數據管理(26%)。企業期望實現的三項主要成果包括:提高系統、流程、營運和獲利能力的效率、增加企業收入和市場佔有率,以及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好的體驗。 · 儘管企業已增加人工智慧投資,平均約三分之一的台灣企業表示在優化、輔助或自動化現有流程或營運方面沒有取得成果,或是投資報酬未達預期。 · 渴望成功的巨大壓力:企業核心人員對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壓力和急切性日益增加。44% 台灣企業表示中階管理者及業務部門主管正主力推動AI部署,執行長及領導團隊(39%)和企業領導人及團隊成員(37%)則緊隨其後。目前,台灣企業正加快腳步增加投資以克服困難,迎接人工智慧驅動的轉型。調查顯示,23% 台灣企業預計在未來4至5年內將逾40%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投資,與目前表示將相同 IT 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的企業(3%)相比,比例大幅提升。 企業明白自己需要做更多準備,才能有效運用人工智慧。39% 台灣企業將優化IT架構的可擴展性、靈活度及可管理性列為首要任務,進而提升整體人工智慧準備度。 解決技能及人才不足 每個核心領域皆面對不同挑戰,唯一相同的困難——面臨技術人才的不足。受訪企業指出這是架構、數據及管治方面的主要挑戰,並強調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迫切需求,以推動人工智慧項目。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人事與社群副總裁Anupam Trehan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人才將成為企業關鍵的競爭優勢。人工智慧各方面的技術人才出現短缺,意味著企業需要投資於目前的人才庫,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與此同時,公共及私有企業、教育機構和政府均須共同努力培養當地人才,讓整個生態系統能夠受益於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
全球網路及安全領導廠商思科,近日發布最新全球人工智慧合作夥伴調查(Cisco Global AI Partners Study)《完善客戶人工智慧準備度:合作夥伴的未來機遇》(Bridging the Customer AI Readiness Gap – The opportunities ahead for partners)。調查顯示,全球IT合作夥伴預計其未來4至5年內的大部分營收,皆會來自對人工智慧技術需求的轉型浪潮。其中,40% 亞太區合作夥伴預計未來4至5年內,其企業的營收逾半將來自人工智慧技術。 調查顯示,44%亞太區合作夥伴認為未來4至5年內,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投資的需求將增加七成半以上。受訪合作夥伴將基礎建設(31%)、網路安全(17%)及客戶體驗(9%)視為未來人工智慧技術需求的三大關鍵驅動因素。隨著人工智慧的需求大增,合作夥伴亦預見其營收結構將迎來重大轉變。短期而言,35%合作夥伴預計人工智慧一年後所帶來的收入,將佔其總營收的26到50%。就長遠來看,他們預期這佔比將會進一步提高。 思科全球合作夥伴工程副總裁Alex Pujols 表示:「人工智慧改變業務營運的潛力無窮,但若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共同努力,提升合作夥伴們的實際部署能力。此次調查強調了IT合作夥伴能透過引領人工智慧部署,進而創造龐大收入。思科及整個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已做好充分準備,透過聚焦人工智慧準備度,助客戶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推動改革性成果。」 《思科全球人工智慧合作夥伴調查》以雙盲問卷形式進行,訪問涵蓋台灣在內的29個市場中逾1,500位IT合作夥伴,評估合作夥伴在人工智慧時代的能力。而該調查結果與《思科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結果一致,揭示全球各地企業在運用人工智慧方面的普遍缺乏準備,並發現企業在基礎建設、數據管理、管治及人才方面的不足之處。根據指數的見解,《思科全球人工智慧合作夥伴調查》強調了合作夥伴在協助客戶提高人工智慧準備度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合作夥伴充滿信心 積極投入以克服挑戰 調查結果顯示,合作夥伴對人工智慧技術各方面的相關知識和理解充滿信心。調查重點評估四個關鍵支柱:包括基礎建設、數據、管裡及人才的具體解決方案和人工智慧部署能力。 當中包括: · 建構可擴展且靈活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 確保所有項目均具備充足的圖形處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資源 · 評估及維護資料中心的延遲與輸送量 · 了解不同地區/國家的資料整合、資料主權及個資保護法規 儘管亞太區合作夥伴對部署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和理解有信心,但亦表明需要應對一定挑戰,以把握未來機遇。當中最大的挑戰是缺乏部署新技術的經驗(64%)、缺乏系統與流程知識(54%),以及缺乏相應的技術(52%)。為應對這些挑戰,合作夥伴已挹注大量資源,以提升員工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能,其中80%會為員工進行內部培訓或正尋求供應商提供專門培訓。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表示:「隨著政府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島』的目標,如何加速智慧科技的應用落地來滿足企業與民眾的需求,是我們共同邁向此願景的重要課題。思科也將與合作夥伴持續透過嶄新技術,在協助客戶充分釋放人工智慧的潛力的同時,亦確保數位環境的安全,驅動更智慧且可靠的數位轉型。」 有關《思科全球人工智慧合作夥伴調查》的詳情或完整調查,請瀏覽:https://www.cisco.com/c/dam/m/en_us/solutions/ai/readiness-index/documents/cisco-global-ai-partners-study.pdf。 ### 關於思科 思科(NASDAQ: CSCO)是領導全球的科技供應商,以安全連接一切,實現任何可能為目標。思科致力協助客戶重新構想其應用程式、支援混合工作、保護企業安全、轉型基礎設施,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藉此創造共融未來。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思科新聞中心,或追蹤我們的X。 Cisco及Cisco標誌是Cisco及/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商標或註冊商標。有關思科的商標名冊,可到 http://www.cisco.com/go/trademarks查閱。此文件提及的第三方商標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使用「合作夥伴」一詞並不暗示思科與任何其他公司之間存在夥伴關係。此文件為思科公開資訊。
A12 藝術空間
人工智慧準備度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