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了解」新聞搜尋結果, 共 2582 篇 ,以下為 1561 - 158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2024第11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圓滿落幕:全球創新精英齊聚一堂 展現世界級創意實力

TIPPA特派員-高雄報導 2024年12月5日至7日,第11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aohsiung International Invention and Design Expo, KIDE)在高雄展覽館圓滿落幕。本屆展覽由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TIPPA)與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共同主辦,攜手將KIDE打造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盛會,吸引了來自32個國家的488件創意作品參展,並匯聚了近3000名發明人與專家學者現場交流,規模再創新高。     今年的KIDE堪稱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屆,吸引了包括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柬埔寨、加拿大、印度、韓國、摩洛哥、瑞典、美國等32個國家的參賽者親臨高雄。各國參賽者帶來的創意作品涵蓋人工智慧、綠色能源、醫療科技、元宇宙應用等多元領域,展現了對於人類未來生活的深刻洞察與前瞻性設計。     除了參賽作品豐富多元,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多場國際性專業活動,如「世界發明簡報技巧競賽」。簡報技巧競賽全程使用英語,由各國評審從發明構思、技術創新到商業潛力進行多角度評分,不僅讓參賽者接受全方位挑戰,也鍛鍊了跨文化溝通與合作能力,為國際發明人搭建了交流學習的橋樑。   除了專業活動外,KIDE今年特別重視對年輕世代的創意啟發,吸引了來自全台多所學校的參訪團隊。展覽期間,學生們得以與來自各國的發明團隊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專利技術的開發過程與實務應用。此外,主辦單位也為參展學生提供了與業界前輩學習的機會,透過參展和現場活動,啟發更多年輕人對創新與發明的熱情。     自2014年創立以來,KIDE已成為全球發明設計界的重要指標展覽,11年來累積吸引了超過30,000名參展者,展出作品超過4,500件,涵蓋來自53個國家的創新成果。今年,KIDE的成功再次鞏固了台灣在國際創新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台灣發明外交開啟了新的篇章。   展望未來,主辦單位WIIPA與TIPPA表示,KIDE將以累積100個參展國家為目標,透過發明外交深化國際間的合作,並持續優化展覽內容與規劃。秉持著「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初衷,KIDE將繼續為全球發明人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與人類福祉。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72 加入收藏 :
諾科達智駕榮獲「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

香港 - EQS Newswire - 2024年12月23日 - 專注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科技創新領域的香港創科企業 – 諾科達智駕有限公司(「公司」或「諾科達智駕」)欣然宣佈榮獲由香港恒生大學初創及中小企資源中心舉辦的「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表彰諾科達智駕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卓越表現,以及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的成就。 諾科達智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春生先生代表領獎 「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由香港恒生大學旗下的初創及中小企資源中心主辦、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協辦。獎項旨在鼓勵中小企業持續投放資源實踐ESG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並探索更多綠色商機,亦希望社會多加關心及支持中小企業,提倡將ESG融入日常營運中,了解營運上的風險並作出改善,同時照顧相關持份者的利益。諾科達為香港上市公司實力建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19.HK)旗下專注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科技創新領域的子公司,致力構建包括AI機器人、自動駕駛、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完整產業生態,針對傳統行業痛點,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年內推出自動駕駛機器人的五大核心應用,包括智能清掃環衛、智能巡邏巡檢、無人駕駛運輸、無人駕駛城市配送,以及智能搬運及智慧倉儲。諾科達積極將前沿技術應用於社會,以協助減輕老齡化及勞動力短缺等社會挑戰,提高社會生活品質,其清掃保潔和安防巡邏機器人落地本地屋苑,獲市民高度評價及讚賞。諾科達智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春生表示:「我們非常榮幸獲得這一獎項,這不僅是對諾科達於業務表現及ESG實踐上認可,也鼓勵我們繼續在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未來,我們將持續致力於技術創新、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在業務營運中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並為社會大眾及各持份者創造更大價值。」   關於諾科達智駕有限公司 諾科達智駕有限公司是一間香港創科企業,專注於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研發和應用,投資相關生態企業,擁有專業的技術研發、產品化能力和高質素的售後服務,產品涵蓋巡邏巡檢、清潔環衞、物流運輸、工程建設、智能化倉儲和專業服務等領域。未來,諾科達智駕將持續運用領先的AI和自動駕駛技術,為香港度身訂造符合香港場景需求的產品,發揮本地化服務優勢,提供高質量產品服務,將香港科技產品推向全球。

文章來源 : 媒體拓展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92 加入收藏 :
聖誕傳愛歡樂頌 淡水沙崙日照中心社區融合跨越「礙」

淡水沙崙日照中心是新北市政府委託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今年已邁入第8年,透過個別化、專業化、多元化的課程與活動,培養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為讓服務對象與社區居民有更多互動機會,提升社交技能,中心除了週三舉辦社區適應活動,也會因應節日設定主題,感受過節氣氛。近年,為增進更多人際互動機會,更進一步帶學員到社區單位表演,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 中心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心智障礙者合併精神疾病者,情緒容易受環境影響,出現興奮、焦慮不安或緊張等狀況,需要花較多時間安撫並且時刻注意狀況,因此大大降低家屬帶其外出的機會與意願。為鼓勵及協助家長支持服務個案外出增進人際互動,豐富生活經驗,中心透過親子活動的辦理,邀請家屬一起參與,也招募志工協助,讓每次的活動都能順利舉行,增進更多親子互動機會的同時,也帶領家屬了解孩子的狀況,學習適切的應對技巧。 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是中心重大節日,今(20)日,中心與淡水中正小作所特別邀請沙崙里里長彭瑀筑,以及友善企業「全聯福利中心」的主管、同仁,一起來到好鄰居-沙崙浸信會,與社區關懷據點的長輩們一起提前共度佳節。活動中,由學員們組成的「沙崙樂團」,在尚群老師帶領下,再加上其友人吉他手阿傑與Keyboard手小洛的加入,精彩的聖誕音樂舞蹈表演,掀起活動高潮,大家也忍不住跟著節奏一起唱跳,感受音樂的魅力與療癒力。 中心表示,年初時,觸木音樂的尚群受邀來到沙崙社福大樓的表演,精彩的演出深受大家喜愛,便詢問是否願意擔任音樂老師。雖對身心障礙者不太了解,但一直想貢獻一己之力的他,便立刻答應。經過多次的嘗試以及服務人員的協助,尚群漸漸看到他們身上的亮點,並依其個性及需求,提供合適的學習方式。為提供學員更多學習刺激,還號召好友嘟嘟一起擔任老師,透過不同樂器的體驗,感受各種聲音的魅力。 教保員惠萍表示,心智障礙者「學得慢,忘得快」,感謝觸木音樂尚群與嘟嘟老師長達一年的陪伴,在每次的練習中給予耐心的指導,讓學員在體驗樂器的樂趣時,也能從中獲得療癒,讓情緒變得穩定。 教保員玉華說,「社區適應」活動最能直接幫助服務對象了解、熟悉居住環境,進而願意參與並從中增進生活經驗。因此,只要天氣許可,中心會定期陪伴服務對象至鄰近公園使用運動器材,到餐廳用餐,或前往便利商店儲值悠遊卡、購物等,甚至配合節日規劃活動,藉此機會與社區鄰里建立良好互動關係,讓他們都能安心自在,快樂的融入社區生活。   淡水沙崙日照中心表示,從跨出改變的那一刻起,身心障礙學員與社區的距離就越來越接近,不論是沙崙浸信會教友、中正小作所的身心障礙夥伴、社區里民,還是友善商家,一次又一次正向的互動經驗,都讓沙崙服務使用者能更自信、堅定地跨出舒適圈,開心地走進社區,融入社區生活。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38 加入收藏 :
「礙」在聖誕以禮會友 新豐小作所跨單位合辦共融活動

為增進服務對象生活經驗及人際互動關係,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新豐小作所」,除日常的社區適應,也配合節日舉辦活動,讓服務使用者們有機會認識彼此,在互動中建立友誼。今年聖誕佳期,新豐小作所舉辦聖誕傳「礙」聯誼共融活動,與新莊幸福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一起前往新北歡樂耶誕城提前歡度聖誕節。現場溫馨熱鬧的節慶氛圍,以及充滿德式夢幻耶誕場景,讓初次到訪的服務對象們,都興奮不已。 每個月透過線上視訊的方式,讓兩單位的服務使用者線上K歌、聊天來維繫友誼,這一次我們相約在新北歡樂耶誕城,實際面對面來歡慶這幸福的聖誕節。為讓學員們熟絡起來,特別安排破冰遊戲讓大家暖場,再分享彼此最喜歡的歌曲,最後拿著交換的禮物開心合照,為今年聖誕節畫下完美句點。其中,最愛唱歌的小瑩,為大家獻唱著拿手歌曲,她響亮有力的歌聲,配上輕快歡樂的節奏,立刻帶動現場氣氛,讓大家隨著歌聲歡唱起舞。 小瑩今年25歲,是中度智能障礙者,112年轉介至新豐小作所。過去曾遭受不當對待,因壓力過大,出現偷竊行為。為改善其行為,除了給予目標達成獎勵,也透過同儕的互助支持,以及文康休閒活動發掘、培養興趣。現在,小瑩情緒以及不當行為都控制得很好,一直希望工作賺錢的她,經過兩年的個別化支持與訓練,已獲得面試機會,有機會返回職場。看著小瑩明顯的轉變,媽媽相當感動,也從抗拒轉變為願意配合建議,給予孩子適當的管教。 另一位愛唱歌的是輕度自閉症的小竹,原先於一般職場工作,因自身特質與障礙,以致在職場長期受到不舒服對待,因而離開。107年時來到伊甸接受服務,剛來時,多次因為情緒不穩,出現傷人攻擊行為,經了解得知小竹沒有按時服藥。為避免意外發生,與小竹家人多次溝通後,穩定用藥後,至今沒有再出現攻擊行為,也漸漸在小作所展露笑容。而熱情善於照顧人的小竹,甚至是小作所的社交大使呢,在這一次的歡唱情節,主動引領大家歡唱起舞。 伊甸基金會表示,照顧者因不放心或缺乏陪伴資源等,服務使用者每天總是在家庭、服務單位間往返,鮮少有向外發展友誼的機會。為此,除了與居民建立良好互動關係的社區適應活動,也不定期跨單位合作,辦理聯誼共融活動,幫助他們拓展生活圈,有機會與其他人交流互動、發展情誼,豐富人生經驗。 新豐小作所在地經營已逾六年,透過社區日間作業訓練、社區適應活動、手作課程等多元支持的服務,幫助逾_20名服務使用者發掘潛能,及提升自立生活能力、人際互動技巧,及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838 加入收藏 :
【品昕設計】我在廣州設計週講什麼 馬靜自精闢解析設計創新驅動市場突破!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部分圖源來自廣州設計週官方微信     OPEN設計遊學團隊攜手多位傑出設計師,於12月參加廣州設計週的室內設計展覽,現場精彩紛呈、目不暇給。期間,團隊成員各自精心籌劃,並汲取旅途中豐富的設計靈感。而品昕設計總監馬靜自更為12月7日的臺灣專場活動,準備一場內容專業且精彩絕倫的演講,讓當日參與的海內外設計師們大飽耳福,收穫滿滿的創新見解與設計啟發!     思維創新 賦能設計   演講現場,馬總監以「中國品牌出海台灣地區、美國市場之我見」為主題,分享如何在市場競爭中找出突破點。他引用Simon Sinek書籍《Start With Why》中提及的「黃金圈」法則,強調設計應從「為什麼」開始,深入挖掘設計背後的價值,而非流於表面的結果論。他以具體案例解析典型的銷售思維模式,指出許多企業常陷入「自我吹捧」的行銷窠臼,卻忽略消費者真正的需求,無法有效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進而錯失拓展海外市場的良機。   透過精準深入的案例分析,馬總監點出設計師應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跳脫傳統思維,將設計轉化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同時也進一步指出,中國品牌若想成功出海,關鍵在於深入了解目標市場消費者的文化背景與真實需求,從業者開拓視野,擁抱創新,善用國際市場趨勢,進一步打破設計與商業之間的藩籬,才能在海外市場立足。    ▲演講過程中,台下設計師與參與者時而專注聆聽,時而拿起手機記錄精彩要點,現場氣氛投入且熱烈。   ▲馬總監(右三)攜OPEN設計遊學團隊成員合影留念,令當日充實的參訪與演講行程圓滿落幕。   欲見更多品昕設計作品,請至:https://www.openworld.tv/designer/in/aid/73.html#pageStart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文章來源 : 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854 加入收藏 :
等家寶寶聖誕傳情5年完成育幼院童3848個聖誕心願

每到聖誕節前夕就是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以下稱等家寶寶社福協會)忙著當育幼院孩子聖誕老人的時刻,5年來共送給育幼院小朋友3848份小禮物,讓育幼院孩子能在溫馨的聖誕節實現自己的小小願望,選擇自己想要的專屬禮物,更藉此時刻促進外界與育幼院孩子的接觸,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各地的關愛之情。今年等家寶寶社福協會除了為孩子籌募禮物外,更於今(14)日首次在圓山花博公園『MAJI MAJI 集食行樂』舉辦聖誕公益市集,由公益大使趙小僑偕本屆贊助企業夥伴代表,揪民眾一同來加入等家寶寶聖誕老人的培訓,透過闖關活動來認識育幼院孩子在成長中可能會面對的種種挑戰,讓各界的善心與資源能更有效的發揮,一同助育幼院搭建『穩搭搭(ún-tak-tak)陪伴孩子身心健康長大』的平安家園 ! 照片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12/14於圓山花博公園『MAJI MAJI 集食行樂』舉辦聖誕公益市集,由公益大使趙小僑偕本屆贊助企業夥伴代表,揪民眾一同來加入等家寶寶聖誕老人的培訓。 等家寶寶聖誕傳情小禮物認購 為每個孩子的小心願找到聖誕老人 為了讓育幼院孩子都能快樂迎接一年一度即將到來的溫馨聖誕節,等家寶寶社福協會於11月4日啟動今年的『聖誕傳情』愛心禮物募集活動,為了滿足育幼院孩子們的小小心願,協會逐一向育幼院蒐集孩子們的心願,將每一張孩子的心願卡上架至官網給民眾認領,每週心願卡一上架就迅速被認購完,感謝民眾的愛心支持,今年800多位孩子的心願卡已全數認領完成。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王子瑜執行長表示:『等家寶寶協會從2019年立案以來就一直在思考可以怎麼幫助我們合作的這些安置單位,於是協會就針對育幼院展開了一連串的詢訪,在2021年我們成功協助了長愛育幼院和聖方濟少女之家募集到兩台7人座的全新公務車,解決他們在交通安全方面的需求;2022年我們幫助了伯大尼基金會將孩子居住空間的牆面進行彩繪,給予孩子更溫暖的環境;2023年我們關注在兒童的遊戲權,協助花蓮信望愛學園及大同育幼院改善老舊的遊樂設施,提升孩子遊樂時的安全性。經過這幾年的嘗試,我們漸漸看出,每間育幼院都有家園修繕各種的需求,於是我們決定從2024年開始把家園修繕列為往後每一年聖誕大禮物的主軸,也環扣了協會陪伴孩子健康長大的宗旨』。王子瑜執行長最後也再呼籲『今年的大禮物截至今日已達成85%,距離100%達成還有一些努力的空間,誠摯邀請大家踴躍支持,協助我們及育幼院完成今年的目標』 照片 ▲2024聖誕傳情大禮物已達成85%,距離100%達成還有一些努力的空間,等家寶寶社福協會王子瑜執行長邀請大家踴躍支持,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等家寶寶聖誕傳情大禮物募集 助孩子們平安長大穩搭搭 此外,等家寶寶聖誕傳情活動最獨特之處,除了為孩子們募集個人的心願小禮物外,同時關注到許多育幼院長期都有家園修繕、設備採購的困難,像是凱歌園少年中途之家的房舍修繕牆面彩繪;以及張老師基金會緊急安置機構的戶外遊樂場修建等,特別藉由聖誕傳情來募集大禮物,並招募「長期修繕志工團」,將一起攜手協助安置機構居住及活動空間的環境改善任務。 凱歌園少年中途之家鮑永勝副執行長提到:『我們的房舍在今年0403大地震中受到重創,雖然在很快的時間我們將房舍修繕完成,但是孩子再返回家園時心中仍留著許多陰影,我們希望能透過環境的優化來撫平孩子們心理上的創傷,感謝等家寶寶看見了這個問題,並找到知名插畫家小油畫一起合作,進行外牆彩繪的計畫,希望能透過這個行動讓孩子們能重拾家園的溫暖』 照片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找知名插畫家小油畫一起合作,協助凱歌園少年中途之家進行外牆彩繪的計畫,盼能透過這個行動讓孩子們能重拾家園的溫暖。 張老師基金會緊急安置機構陳柏翰總幹事提到:『今年5月我們搬遷至一個新的更大的空間,雖然空間變大了,但卻少了舒適安全的戶外空間,感謝等家寶寶協會看見我們的需求,並透過今年聖誕傳情的活動,協助我們加速修繕戶外的活動空間,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照片 ▲等家寶寶聖誕傳情大禮物的募集除了集結大眾的善心,同時也感謝眾多企業的愛心資源挹注。 聖誕傳情大禮物的募集除了集結大眾的善心,同時也感謝眾多企業的愛心資源,包括基富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星亞視覺股份有限公司、台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上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東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鈺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發揮聚沙成塔的力量,一起幫協助育幼院為孩子們建立『穩搭搭』的成長環境。 照片 ▲感謝眾多企業的愛心資源挹注,一起幫協助育幼院為孩子們建立『穩搭搭』的成長環境。左起等家寶寶社福協會理事長、安東貿易謝宜錦經理、基富通證券王浩宇總經理、星亞視覺戴呈易董事長。 公益大使趙小僑領頭示範聖誕老人培訓闖關遊戲 凸顯育幼院孩子成長議題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今年除了透過線上為育幼院孩子募集大、小禮物外,更首次於圓山花博公園『MAJI MAJI 集食行樂』舉辦聖誕公益市集,由公益大使趙小僑偕贊助企業代表領頭示範闖關遊戲,盼能透過實體的互動過程,讓民眾進一步認識與體驗育幼院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遭逢的各種問題與挑戰,藉此凸顯育幼院孩子在成長中易被忽略的議題,並喚起大眾對此議題的認知與重視。 照片 ▲公益大使趙小僑領頭示範聖誕老人培訓闖關遊戲 凸顯育幼院孩子成長議題。 公益大使趙小僑於出席活動中提到:『當初接觸到等家寶寶協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專為育幼院提供穩定新鮮的蔬果捐助,這才了解到育幼院孩子們的蔬果需求,因此也希望能貢獻一己之力來協助等家寶寶協會一起推動聖誕傳情的活動』 照片 ▲感謝趙小僑連續兩年受邀擔任等家寶寶聖誕傳情公益大使,一起為育幼院孩子發聲。 等家寶寶首辦聖誕公益市集 拉近育幼院與民眾的距離 本次聖誕傳情公益市集將邀請到桃園少年之家、凱歌園少年中途之家、計志文聖道基金會、麻二甲之家、長愛家園育幼院等多家機構參與現場的愛心義賣活動,製造民眾與育幼院的直接交流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幫助現場參與活動的機構媒合更多有利的資源。 除了公益義賣之外,現場更結合聖誕節的氛圍規劃了應景的聖誕飾品手作體驗、好吃又好看的耶誕造型糖葫蘆等趣味美食;另有舞台區的整點表演,包括聖誕主題的兒童繪本故事時間、氣球頑童的聖誕花圈折氣球活動,以及由育幼院孩子所組成的樂團表演等,讓民眾以及在場的育幼院童們,不畏寒冬一起歡度熱鬧而快樂的聖誕節,也讓今年的等家寶寶聖誕傳情活動更為豐富而圓滿。 照片 ▲等家寶寶聖誕公益市集現場民眾以及在場的育幼院童們,不畏寒冬一起歡度熱鬧而快樂的聖誕節,也讓今年的聖誕傳情活動更為豐富而圓滿。

文章來源 : 中華民國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991 加入收藏 :
XTransfer 與華僑銀行攜手合作
發表時間 :
2025 年 6 月 18 日 (星期三) 農曆五月廿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