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三高」新聞搜尋結果, 共 26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你的腎臟健康嗎?三高族群「早篩早治」莫輕忽! 傳統檢測有盲點?30歲壯男靠「這指標」揪早期腎病

你的腎臟健康嗎?2025年「世界腎臟日」以此為口號,強調預防與「早篩早治」的重要性,尤其三高族群更應提高警覺!根據國健署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且有三高的受檢者,高達3成腎功能異常。但腎臟科醫師指出,傳統檢測在早期診斷上仍有侷限性,難以精準評估腎功能,建議搭配其他新型指標輔助,像是親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 IS)濃度數值,無需透過質譜儀判讀,有助於及早揪出潛在患者。   慢性腎臟病(CKD)初期症狀不明顯,更有著沉默殺手封號!新北市耕莘醫院腎臟科醫師侯羿州指出,日前收治一名3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並服用心臟科藥物,因為健檢疑似腎功能異常求診,「他平常愛好健身又攝取高蛋白,導致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和腎絲球過濾率(GFR)起伏不定,第一次驗GFR數值是61.9,隔24小時又回升到77,很難評估腎功能的真實狀況。」後來增加檢測體內親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濃度,發現數值遠超過正常值的5倍之多,立刻決定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目前透過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狀況已趨於穩定。   醫師侯羿州坦言,近期陸續有患者因為健檢數字「見紅」來掛號,「但以現有技術來說,慢性腎臟病的早期診斷上仍有困難。」由於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和腎絲球過濾率(GFR)會受到年齡、性別、肌肉量等因素影響,碰上體格健壯、孕婦或有服藥等狀況,數值就容易失真,無法準確反映腎功能,即使腎臟已早期受損,也可能被忽略。而尿素氮(BUN)同樣會受到蛋白質攝取量的多寡影響,另外像是激烈運動、發燒、泌尿道感染、月經週期等,也會造成蛋白尿的假陽性。如果搭配親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指標輔助評估,當體內濃度數值越高,就代表腎臟損傷程度越嚴重,有助於早期診斷,較不易受肌肉量、飲食等原因干擾。   透過檢測親蛋白尿毒素,除了能及早發現腎臟問題,還可追蹤治療效果。醫師侯羿州提到,如果患者在飲食和藥物配合下,「硫酸吲哚酚」濃度未下降甚至上升,醫師就能判斷其服藥順從性或生活習慣,是否需要調整。「根據臨床觀察,透過飲食和藥物控制,患者的尿毒素數值在1到3個月內,通常可下降兩到三成,要是沒改善,醫師就要重新評估治療計畫。」此外,該檢測項目還能根據當下數值,預估腎功能長期變化,作為預後參考,「過去檢測親蛋白尿毒素只能仰賴精密的質譜儀幫忙,現在有更快速方便的非侵入性檢驗方式,即使自費也能輕鬆負擔。」   世界腎臟日之際,醫師呼籲,無論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都應該重視腎臟健康,避免腎病悄悄找上門!國健署也擴大成人免費健檢服務,今年起新增30至39歲成人每5年1次健檢,並增加「腎病識能衛教指導」,預計320萬人受惠。隨著檢驗技術不斷進步,揪出慢性腎臟病逐漸朝向「精準檢測」模式,期盼幫助更多民眾早篩早治。醫師侯羿州強調,及早發現腎功能異常,對患者來說非常有幫助,如果能定期篩檢追蹤,就算是非腎臟科醫師(如心臟科、內科)也能更有效地評估慢性病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另外,腎友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遵從醫囑用藥,近年來有研究顯示,腸道健康與腎臟健康習習相關,但醫師提醒挑選益生菌保健品,需以嚴謹的科學實證為基礎,切勿相信誇大療效和不實文宣廣告的藥品及食品。

文章來源 : 捷思整合行銷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701 加入收藏 :
市面最高!看準腸道保健趨勢,知名電商保健品牌推出三高含量益生菌!

以電商黑馬之姿,穩坐電商平台龍頭的男性保健品牌九五之丹,以照顧男性所有需求為主打,在保健網購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近期更推出全新益生菌系列,包含市售最高前花青素蔓越莓益生菌及甘露糖,和最完整順暢益生菌等品項,不只照顧男性消費者,另一半健康也要幫你一起顧!   夏天到了,天氣悶濕燥熱,睡眠品質下降,食慾不振、代謝變慢之外,氣候還是私密保養的最大敵人!九五之丹時隔1年,經過精心研發,再推出新產品,一次就以三款市面最高,拉高益生菌天花板。第一高:為全族群設計、高菌數完整菌種的「順暢.470億ABC益生菌+半乳寡糖+膳食纖維」,一次囊括有助平衡體內好菌環境的A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容易隨年齡降低卻是平衡腸道益菌重要角色B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和維持防護減緩不適的C菌(Lactobacillus casei),一錠搞定排便順暢、促進代謝和調整體質。。 第二高:專為私密保養設計,每份含有48毫克、超過130%市面最高前青花素的「貴妃.蔓越莓益生菌+甘露糖+維他命C」,含有160億女性益生菌,專門為私密保養的專屬菌株,並加入了蔓越莓、甘露糖和維他命C複方,私密保養更加倍。 第三高:研究顯示,每天攝取1000毫克至2000毫克的甘露糖可以提升私密保護力,每日兩粒高劑量「極適.D–甘露糖」,讓在日常食物中難以攝取到的私密保養甘露糖一次補足。   三款新品皆採用素食膠囊,原料純天然,全素者也可安心食用。九五之丹更提出新鮮保證,平均生產週期為45天,並且成分和劑量均經過大品牌原廠原料認證、成分劑量標示清楚透明。此外,每年SGS檢驗470項農藥成份、 SGS西藥成分定性分析360項、SGS無重金屬殘留,並獲得ISO 2000、ISO 9001及HACCP認證,最大程度保障食安。   新品上市限時推出優惠活動,買二送一,買2新品就送1膳食纖維限量組,並有滿額免費贈優惠,五月更加碼推出母親節限定折扣,新品加節慶折扣,九五之丹要讓全家都賺飽健康、荷包也滿滿!

文章來源 : Buon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54 加入收藏 :
【健康新趨勢】香港仁和體檢推出優越身體檢查計劃

男女定期體檢成主流 全面檢查及早揪出隱疾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24日 -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香港市民對身體檢查的需求顯著增加。根據醫療機構統計,2025年首季預約體檢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近三成,其中30至50歲族群佔比最高。專家指出,定期體檢有助早期發現隱性疾病,男女皆應按年齡及風險因子選擇合適檢查項目,香港仁和體檢最近推出了優越身體檢查計劃 (男性/女性),為你的健康把關。 定期體檢不可或缺 1. 疾病早期偵測:如大腸癌、肝癌、乳癌等初期症狀不明顯,透過影像檢查(如超聲波、低劑量電腦掃描)及血液腫瘤標記(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可大幅提高治癒率。 2. 慢性病管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為都會常見問題,透過血脂分析、糖化血色素等檢測,可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避免併發症。 3. 性別專屬風險:男性需關注前列腺癌、睪丸癌;女性則需定期婦科檢查(如子宮頸抹片、乳房超聲波),同時荷爾蒙變化亦可能影響骨骼健康,建議搭配骨質密度檢測。 男女適用的核心檢查項目 一般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率等等 血糖檢查:空腹血糖 肝膽功能檢查:鹼性磷酸酶、谷草轉氨酶、谷丙轉安酶 腎功能檢查:尿酸、肌酸酐 尿酸檢查 血中脂肪檢查: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CHOL/HDL-C比值 CHOL/HDL-C ratio 肝炎檢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 甲狀腺功能篩查、甲狀腺雌激素、游離甲狀腺素 靜態心電圖檢查 超聲波檢查:上腹超聲波、盆腔(只限女性)、乳房(只限女性)、前列腺(只限男性) 脊骨檢查 胸腹腹部X光檢查 骨質密度:骨質密度篩檢-腰椎 體檢總結區 有部份檢查只限男性或女性,包括以下: 男性:腫瘤標記檢查:前列腺癌篩檢、游離前列腺癌篩檢、胰臟腫瘤標記 女性: 荷爾蒙檢查:雌二醇 婦科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測試(基因分型), HPV DNA 總括而言,健康無價,及早預約體檢方能防患未然。 香港仁和體檢 [銅鑼灣] 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3401-03室 查詢熱線:2152-8503 Hashtag: #echealthcare #醫思健康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35 加入收藏 :
糖尿病學會於亞洲糖尿病國際會議發表T-CaReMe臺北宣言

八年內八成患者達控制三高護腎目標,領先國際精準預防趨勢 公私攜手響應健康臺灣新目標台北,台湾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8日 -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各國首要課題,台灣政府也積極響應國際趨勢,推動「健康台灣」政策,並啟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在上個月召開的第三屆「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會議上,更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期望透過公私協力,強化慢性病防治措施。為響應「健康台灣」願景及888計畫,也接軌國際「精準預防」慢病防治趨勢,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亞洲糖尿病國際會議正式發表 《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照護台北宣言》。 圖一:T-CaReME 台北宣言大合照,從左至右分別為李文領副理事長、許永和秘書長 、莊立民監事、吳昭軍署長、石崇良署長、Yutaka Seino教授、黃建寧理事長、陳建仁院士、Moon-Kyu Lee教授、Daisuke Yabe教授、許惠恒副院長、歐弘毅理事長。 台灣憑藉全民健保的完善體系,確保每位高風險族群都能及早接受預防與個人化管理,在慢病照護的可及性與完整性上具備國際競爭力,為應對日益嚴峻的慢性病挑戰,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三高)與慢性腎臟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日前在第17屆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17th Scientific Meeting of Asi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AASD)中,在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健保署、國健署、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臺灣腎臟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等政府機關、學術機構以及醫學會的見證下,正式發表《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照護台北宣言》,呼應政府「健康台灣」揭櫫願景及888計畫中對於延緩失能及提升餘命的目標,提出以風險分級、精準醫療及數位管理為核心的慢性病全程健康照護模式,進一步促進全人健康照護與醫療服務一體化,並結合跨領域合作,推動慢性病防治的全新典範。 健康台灣新目標: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糖尿病學會發表T-CaReMe宣言,推動三高護腎精準照護藍圖 隨著高齡化、病齡長期化、新發病年輕化的趨勢,慢性病防治已成全球關注的焦點。台灣緊跟國際腳步,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訂定未來八年內兩大健康目標:將國人平均餘命從 79 歲提升至 82 歲,並將不健康餘命比例從10% 降至 8%。為強化慢病管理,政府近期在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議上提出 「2030 年前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 的目標,並將推動從 健康生活型態、肥胖防治到慢病全方位管理的完整策略,透過公私協力強化健康政策,減少慢性病與失能風險。 圖二:左為中央研究院 陳建仁院士,右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黃建寧理事長,一同為T-CaReMe台北宣言發佈合影。 糖尿病學會發表 《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照護台北宣言》,將「三高護腎」列為核心,透過T-CaReMe 計畫落實「風險分級、精準醫療、數位管理、餘命提升」願景,並提出五大行動綱領,推動精準風險診斷、標準化臨床指引、個人化健康管理、數據共享及跨專科合作,目標讓8成三高和腎臟病患者可以達到血糖、血壓、和血脂控制,並確保8成腎臟病患接受個管師的照護及指引建議用藥,提升存活率並改善健康品質,為國人慢性病照護打造更穩固的防線。 風險分級 × 精準醫療,T-CaReMe 計畫啟動慢病新未來 跨國專家齊聚響應,奠定台灣作為慢病照護示範基地 T-CaReMe台北宣言聚焦精準風險診斷分類評估,以精準識別高風險族群、提升慢病管理效能為核心目標;並透過專家共識與臨床風險分級以及醫療指引,整合臨床數據與國際標準,確保患者獲得以個人精準健康管理與適切治療。此外,宣言亦強調跨國與跨學會協同合作,與亞太地區共同合作慢性病領域精準醫療與研究成果,影響公衛政策與周全慢病照護改善預後,發展更精準、可及的全人健康照護,奠定台灣作為區域示範基地的地位。 本次會議齊聚健保署、國健署、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國際糖尿病聯盟(IDF-WPR)與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AASD)的專家學者,並邀請糖、心、腎等相關醫學會代表,共同見證《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照護台北宣言》正式發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表示,台北宣言的發表,不僅奠定台灣在慢病精準照護及落實三高護腎照護的發展藍圖,更期許推動慢病管理模式升級,促進跨領域協作,打造更完善的健康照護體系,從臺灣出發,推動全球慢性病照護品質的進步與繁榮。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雖然台灣已發展風險分級與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治療,但尚未納入標準化指引,臨床應用仍具提升空間,特別是在腎臟病與糖尿病的整合管理上仍待強化,透過T-CaReMe 計畫,能促進跨科合作,讓腎病風險與糖尿病、高血壓等共病管理更為整合,有助於提升患者存活率與腎功能維持。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誼恆則強調,透過風險分級與數據驅動的個人化管理,能更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進一步強化國人的健康防線。國家衛生研究院許惠恒副院長表示,精準醫療的應用在未來慢性病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國衛院正積極嘗試多項計畫,例如運用AI技術與大數據建立智慧風險預測系統,相信在T-CaReMe計畫的願景行動下,更優化心血管與腎臟與代謝疾病風險精準預測,為慢性疾病原發與續發併發症/器官損傷預防,提供更好科學依據,實現台灣健康藍圖。 接軌國際!T-CaReMe 計畫推動精準慢病管理新典範 台灣將於兩年內建構共病風險資料庫,T-CaReMe號召各界共築慢病防線 國健署近年積極推動「科學算病館」及風險預測工具,強化民眾健康識能與自我管理意識,並以主動衛教模式延緩慢病發生;健保署則導入 AI 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推動「大家醫平台」與全人全程照護,提升照護效率與資源運用效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表示,T-CaReMe 計畫正與政府從預防到治療的整合政策高度契合,展現888計畫所倡議的核心精神。未來也期盼攜手各界,深化跨科協作與公私整合,打造永續且具韌性的慢病照護模式。 全球醫療界已將精準風險評估與個人化治療視為慢病管理的關鍵趨勢。最新糖尿病照護指引[1]中,特別針對三高與腎臟病共病風險,建議更早期介入心血管與腎臟健康管理,並提升數據驅動的診斷模式;強調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要性;精準風險評估與患者資料整合將是未來慢病管理的核心發展方向。這些國際趨勢顯示全球慢病管理正朝向精準醫療、數位化監測以及跨專科整合方發展,與T-CaReMe 計畫目標高度一致。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早在2023年即率先行動,攜手台灣12家醫療機構加入iCaReMe全球登錄計畫,透過跨專科的整合照護、病患追蹤及臨床數據的運用,不僅提供更精準的風險評估與患者輪廓,也有效監測與優化治療結果,而且已被證實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黃建寧理事長分享,T-CaReMe 計畫的短期目標,便是要在兩年內建構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庫,透過分析生活型態因子,更能準確評估不同患者的共病風險;要推動完整的慢病精準照護模式,除了醫界的努力,更需要政府機構、學術單位、產業夥伴與公民團體的積極參與,共同推動數據整合與個人化健康管理,讓風險分級與標準化指引更臻完善,攜手提升台灣與亞太區的慢病管理成效。 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主席Yutaka Seino表示,台灣在亞洲的慢性病防治表現一直屬於前段班,期待未來透過公私協力及跨領域合作,從台灣出發,引領全球慢性病照護品質的進步。Hashtag: #糖尿病學會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59 加入收藏 :
鄧白氏2024年第四季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連四季持續攀升

美商鄧白氏發布2024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 和《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再度雙雙上揚。在有利的借貸條件和市場情況持續改善的推動下,第四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比第三季成長7%;本季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則上升25%,為BOI台灣樂觀指數調查以來的新高點。兩項指數連續四個季度走揚,顯示企業對2024年全年市場前景普遍看好。而面對未來,全球趨於嚴謹的監管要求也成為新一輪的企業關注焦點。 全球貨幣寬鬆政策激勵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上漲 受到全球主要貨幣政策的影響,2024年第四季企業對全球整體景氣抱持樂觀想法。各國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及通貨膨脹放緩都增加企業信心。在企業規模方面,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樂觀程度比第三季成長7.5%和4.4%;中型企業增加10.2%,上升幅度最大,顯示中型企業在適應經濟狀況的敏捷度和韌性。從各產業來看,製造業樂觀程度增加6.1%、服務業增加8.1%。製造業中以電氣、電子和五金製造企業的樂觀指數成長最多;而在服務業方面,不動產業最為樂觀。 32%企業視產業特定法規變化為目前最大風險之一 全球監管環境迅速改變,促使企業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應對策略。調查中也特別指出32%企業視產業特定法規變化為目前最大風險之一,如特定商品的貿易相關限制增加,促使企業朝多元化的供應鏈和市場邁進。為因應持續變化的監管條件,有23%的受訪企業表示正在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並已制定監管合規相關策略和協定,來確保業務持續符合最新的監管要求。 全球供應鍵連續性指數上升:台灣表現亮眼,成為亞洲前三大供應鏈成長經濟體 2024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關鍵發現: (1)全球企業樂觀指數: 2024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較上一季上升7.3%。由於財務壓力緩解、貨幣政策轉變、健全的監管框架和對永續發展倡議的擴大參與等因素,全球近五分之四的企業對其國內與出口訂單、資本支出和財務風險表示樂觀。在即將到來的年末假期,75%受訪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對內外銷市場未來表現都深具信心,其中又以飯店及食品製造業最高。 (2)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 2024年第四季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上漲6.8%。先進經濟體的指數增長9.8%,而新興經濟體方面則小幅下降1.8%。近期運輸成本增加以及貨櫃短缺,造成亞洲大多數國家或區域的供應鏈連續性指數值下滑,台灣則成長8.5%,是成長幅度前三高之亞洲經濟體。 (3)全球商業財務信心指數: 2024年第四季商業財務信心指數與前期比較,漲幅6.3%。這一季,全球企業對「自身的財務狀況能良好支持企業營運」的期望多持樂觀與信心,並認為「採用更嚴格的財務報告和更重視合規性」是當前企業首要任務。 (4)全球商業投資信心指數: 2024年第四季全球商業投資信心指數提升3.6%,全球寬鬆貨幣政策提高企業對資本支出的正面期待。總體經濟持續緩慢復甦,增強企業投資信心。 (5)全球企業ESG指數: 全球企業ESG指數在2024年第三季度增長了6.1%,這得益於企業持續遵守監管要求和更嚴格的資訊揭露規範,以及投資者對於企業永續發展意識的提高。 服務業帶動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來到最高水準,五大指數均上漲 2024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主要發現: 2024年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57.1,高於第三季。主要原因來自於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雇用員工數五項指數都較前期上揚。而在服務業的樂觀情緒帶動下,台灣企業樂觀指數來到自2020年本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值。 對第四季對銷售量和淨利潤前景最樂觀的是交通運輸業,而不動產業則是對銷售價格及新增訂單量表現最看好的產業。 2024年第二季台灣GDP上漲5.06%,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同步反應台灣經濟表現 針對調查結果,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2024年第二季台灣經濟顯著成長,GDP上漲5.06%。台灣企業對於市場預期,同步反應於第四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的提升。政府積極推動經濟政策,發展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推動數位轉型和加強與東南亞的合作聯繫,以及2028 年成為1兆美元經濟體等目標,也推升2024 年第四季度的商業信心至最高水準。」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持續增加,台灣企業樂觀看待過去一年市場表現 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影響力持續擴大,企業對未來發展正面樂觀。然而,受到地緣政治與中國大陸需求趨緩等外部因素,第四季製造業對出口量預期較前一季持審慎態度,儘管如此,在半導體、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工具機、電動車(EV)、自行車和紡織品等六大關鍵產業策略推動下,引領台灣企業持續樂觀面對未來前景。 綜觀2024第一季至第四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和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的趨勢變化,分別上漲28%及110%,顯示全球企業正面看待今年市場表現,台灣企業更是樹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樂觀指標。

文章來源 : 石磐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26 加入收藏 :
《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 市民親身體驗非遺中藥搓丸 免費文化展覽、遊戲、表演同樂日 一同擁抱健康生活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9月24日 - 由北京同仁堂主辦的「《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由2024年9月21至22日,周六及日一連兩天於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隆重舉行。市民透過一連串精彩活動,得以瞭解更多中醫藥及中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餘,亦能體驗傳統中藥製藥工藝,親手嘗試傳統中藥搓丸工藝!同仁堂亦向大眾送上中醫藥「百子櫃」的祝福,寓意一同擁抱健康生活。 市民在「《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內 參加「傳統中藥搓丸制藥工藝體驗坊」,一嘗傳統中藥搓丸工藝。 一眾市民到場見證「《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活動開始,場面非常熱鬧,活動由多位主禮嘉賓,包括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鈺成先生、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曾燊典先生、立法會議員嚴剛先生、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馳先生及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懿先生主持揭幕儀式,為嘉年華會展開序幕,同時亦為今年即將展開的第九屆北京同仁堂《同仁關愛防中風》連串活動,包括健康講座和義診,打響頭炮。 香港北京同仁堂宣傳大使「銅人仔」在嘉年華中穿梭, 為大家介紹如中藥百子櫃等中醫藥文化。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鈺成先生致詞時表示:「我和北京同仁堂可以說是老朋友了,多年來,作為朋友和市民,我感到自己既見證著朋友的成長和成就,也見證著這個企業真心實意地把發展的紅利與市民分享。北京同仁堂不光是在傳承中醫藥文化和健康,也是在傳承仁善的傳統道德,和香港公益、慈善的社會主張。」他又分享了自己的眼睛之前做了手術,全靠中醫學幫助快速康復:「手術後接受中醫治療,比以前好多了,中醫治標也治本,由增強肝腎功能著手,非常有效,親身體會到保健的重要。」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曾燊典先生表示:「北京同仁堂把自身發展與市民福祉結合起來,以富有亮點、獨具特色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為上萬長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關愛關懷,體現了一家醫藥企業、健康企業、中國企業的作為和擔當。」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馳說:「我們今年之所以會舉辦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嘉年華,也是希望以中式健康生活倡導者、貢獻者的身份推廣一種健康觀念——因為健康,所以快樂,只有學會快樂,才能更健康,同仁堂始終希望能夠通過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保障更多市民的健康。」 活動另一項重頭戲,是由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代表傳承人王伯位主任親身示範搓丸!搓丸是中藥製作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從王主任的示範,市民大開眼界之餘,亦能一睹同仁堂對於製藥工序的嚴謹標準。 今次活動,香港北京同仁堂宣傳大使「銅人仔」都一起來湊熱鬧,銅人仔一直肩負中醫藥文化傳播與傳承的使命,讓世界各地民眾更深入認識中醫藥。銅人仔一連兩天會穿梭于嘉年華的「北京同仁堂歷史文化區」、「中醫藥文化長廊」與「六大互動遊戲區」,為大家介紹同仁堂355年來的歷史圖像及資料,與及中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內容,極為珍貴。 「《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活動豐富, 小朋友表演中國武術。 揭幕儀式結束後,大批市民繼續在「《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中同樂。很多市民在搓丸示範後,留下來參加「傳統中藥搓丸制藥工藝體驗坊」,一嘗中藥搓丸工藝,亦有人移步去參加「中醫藥香囊工作坊」,或者爭相去玩「六大互動遊戲」,大家在體驗坊和互動遊戲中都非常盡興,亦獲贈「銅人仔」小禮物。現場亦設有很多打卡位,包括立體字打卡位和「銅人仔」充氣打卡位,大家都爭相去拍照留念! 嘉年華現場大家會看到「百子櫃」的蹤影,其實「百子櫃」是中醫藥文化的一種祝福。「百子櫃」的名稱含「百子千孫」對健康長壽的美好祝福,同時代表著中醫藥知識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是中醫文化智慧的物質載體。「百子千孫」是中華文化對家庭延續、對天人和諧的追求,這也是中醫藥追求天人合一的根本要旨,兩者息息相關。同仁堂亦希望藉著「百子櫃」,向大眾傳遞日常生活健康養生,延年益壽的祝福。 「《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同時亦為今年的《北京同仁堂銅人同健康》大型活動打響頭炮,北京同仁堂於今年9月至10月,為市民準備了健康講座、展覽和遊戲等一系列健康主題活動,教導大眾預防或者控制三高,注意預防都市疾病與及預防中風,關注心腦血管健康等,「銅人仔」亦會不時快閃出現,陪伴大家日常養生,大家要密切留意! 北京同仁堂《銅人同健康》中醫藥文化嘉年華 日期:2024年9月21至22日(星期六及星期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6時 地點: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 活動內容:中醫藥文化展覽、中華文藝表演、有奬攤位遊戲、傳統中藥搓丸制藥工藝體驗坊、中醫藥香囊工作坊 Hashtag: #北京同仁堂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同仁堂同仁堂始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具350多年歷史,一直堅持「同修仁德,濟世養生」,肩負弘揚中醫藥文化的使命。1723年(清雍正元年)始,皇帝欽定同仁堂供奉清宮御藥房用藥,獨辦官藥,歷經8代皇帝,達188年之久。同仁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意思是不論製作過程多麼繁瑣、工藝多麼複雜,為確保療效顯著,不敢有半點懈怠而節省步驟;不論中藥配方的成本多麼高昂、藥材多麼稀缺,為出珍品,不敢有半點吝嗇而省物料。 關於同仁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同仁堂中醫藥文化 同仁堂中醫藥文化是在繼承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精華,並融入宮廷醫藥規範的基礎上,經過355年的傳承與創新,將中醫與中藥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國內發展與海外發展相結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傳統技藝、炮製方法、仁德文化、品質文化、經營哲學、品牌形象和團隊精神的總和。 (2) 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傳統中藥材炮製技藝) 同仁堂特色的中藥材炮製技藝在同仁堂的發展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堅持傳統技藝真實性、完整性和核心技藝的保護傳承,使得傳統產品的內在品質不斷提高,使同仁堂贏得了廣泛的社會信譽。 (3) 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 安宮牛黃丸的歷史可追溯至1798年,由吳瑭所著的《溫病條辨》首創安宮牛黃丸。同仁堂安宮牛黃丸有文字記載的傳承至今150多年,1870年《同仁堂傳統配本》,首列瘟疫門,列安宮牛黃丸為瘟疫門首藥。同仁堂將自身的製藥工藝和清宮御藥房製藥標準、傳統中醫藥文化和中華文化有機結合,形成了具同仁堂特式的安宮牛黃丸傳統製作技藝。 關於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同仁堂國藥)為北京同仁堂境外發展平台,於2004年在香港成立,2013年同仁堂國藥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18年于香港聯合交易所轉主機板上市,踏上國際化業務發展重要一步,致力弘揚「創造健康,全球共享」的企業使命。 目前,同仁堂國藥已經在境外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160餘家零售終端、中醫診所、養生中心和文化中心;同仁堂商標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同仁堂產品行銷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超過1000個品規;已經服務了5000多萬境外民眾,實現了中醫藥文化在境外上億人次中的廣泛傳播。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14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30 日 (星期三) 農曆四月初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